尊敬的学界代表,教界代表,尊敬的主办方:刚才听到各位的分享都非常好,我认为这个事件有两面性,它不但是一个历史事件,也是一个信仰事件。
按以前的经验,一般领受傅油圣事的人都是病入膏肓的老年人,即使是领受傅油圣事也被家人说成是祈祷,好像终傅成了病人最害怕听到的字眼。而今天这位健康的中年教友却主动要求领受傅油圣事,令我觉着挺奇怪。
本文希望探讨的,是透过历史上中国教会在的礼仪生活和情况,探讨教会祈祷律的界限,也就是说,是甚么构成教会祈祷律的管辖范围,甚么是公祷、甚么是私祷、甚么是普世教会的礼仪、甚么是本地教会的礼仪。
但是,反对的人也可以说:旧约中的梅瑟、厄里亚、约纳等先知圣贤所行的奇迹比耶稣所行的更大、更多,他们却不是天主子及人类救主。
立,在古代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上古时,君臣相见一律站立,讨论政事时则同坐。二、礼仪生活中的坐立跪坐是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姿态,然而许多人却没有注意过自己在就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宗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0月2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他以“望德就如同把船锚仍到对岸”的图像,鼓励信众在“张力之中”期待与主相遇。
12月21日,胡庄堂区圣婴仁爱基基会组织部分理事,在本堂史绪民神父和赵学成神父的带领下,驱车前往东平堂区梁庄堂口,看望梁吉业神父的母亲和身患重病的梁吉业神父的弟弟梁吉昌会长。
最近我读到上海光启社姚景星神父在神学研究小组成立十周年庆祝会上的发言,谈到金鲁贤主教在《信》一书的前言中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发明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宗教真理,大多抱怀疑的态度
蔡国祥神父,是香港教区专听告解的神父。2014年的金秋十月,神父来内地探亲。85岁高龄的他红光满面精神矍烁,和蔼可亲地接待我们。他那乐观开朗的性格,使我们心底里的一丝陌生感一扫而光。我问他退休了吗?
在一些教堂里,除了举行弥撒时,你看不到主祭的椅子。有时,举行弥撒时才临时随便找一个椅子当作主祭的座椅。还有些教堂里,主祭的椅子今天在这里,明天却在另外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