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我想起了清初大画家吴渔山神父的那首圣学诗:“幻世光阴多少年,功名富贵尽云烟。若非死后权衡在,取义成仁枉圣贤。”
但再大的喧嚣,也不能压制圣龛里的呼唤;再大的世网,也不能掩盖救主爱的呼声;再大的风雨,也不能冲走一颗永远陪伴主的心。
《若望福音》一开始就指示我们: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安德肋和若望一听到就跟随了耶稣,那一天他们就在耶稣那里住下了。
圣经不提人用什么镜子,更关心的是人为镜子,甚至人是天主的镜子,人把天主的面容,天主的美妙,投影于世。人本就是天主的肖像,人可以在自己心内,在别人身上,看见天主。
弥撒上宣读了教宗本笃十六世传来的信件。除了表达对德肋撒修女所具备的“遗产性”表达感激外,教宗还要求所有修女继续德兰修女的工作,成为更接近耶稣的人。
茫茫世海,我和耶稣坐着同一条船,向着同一个目标,我还怕什么呢?不必怕,因为有他在船上,安心地睡吧!即使风浪再大,最终要归于平静,因为风浪的主宰与我们同行!想到这里,我的目标似乎比以前更充满活力。
因为我们所要所给的往往多是从自己的肉身需要,以俗世的思维逻辑来衡量灵性的需求。而天主所要所给的更多是为了我们的灵魂需要。因为他更知道我们人到底需要什么。
1999年创办《圣神之光》,2007年《益世月刊》出版发行。西开总堂本堂神父为张良神父,现在堂区教友总数在1万人以上,是天津市区规模最大的教堂。
教宗援引若望廿三世《和平于世》通谕和梵二大公会议的训导,指出和平应“依照正义来建设”,应“以爱来推动”并“在自由中”实现,不将“自己的特殊利益强加于别人”,而应“放下手中的武器”。
圣经创世纪第一次提到橄榄树,是在洪水灭世后,诺厄放出一只鸽子去寻找土地,而鸽子衔回的就是“一根绿的橄榄树枝”(创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