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你的圣子作为牧者;他又是羊栈的门,使所有经由他而进入的人,得到救恩,又使凡经由他出入的人,找到永生的草场。圣父,我们求你使所有进入这门的信友,蒙你欢迎,到达你台前,好使他们经验到你丰富的慈悲。
教宗透过这两个人物解释救恩奥迹中慈悲与贫穷的深刻关系。教宗说:拉匝禄很好地代表了各世代穷人的无声哭泣和一个巨大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世界的对立面。这样的世界漠视拉匝禄,既不考虑上主,也不顾及祂的法律。
圣神之火在我们心中燃烧,给予我们胆量和热情,激励我们把耶稣的慈悲与救恩讯息带给每个人,叫我们与弟兄姐妹同甘共苦。教宗方济各8月14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如此表示。
掌管胡志明市总教区教理委员会的阮神父说,传道员需要具有强大动力,向人宣讲天主的爱和救恩。他问:「我们该作甚么来重振国家的传统和正在下降的道德价值,又怎样保存和激发家庭价值和对邻人的关爱?」
教宗府讲道神师表示,由于《圣经》的首批翻译者担心「如此物质的形象似乎会贬低天主,所以他们用『力量』、『救恩』等抽象词汇取代了磐石这个具体词汇」;「现代的翻译则将最初的『盘石』头衔还给天主」。
那天,他对教友们说:耶稣来是为向人传报救恩的好消息,宗徒们继承了耶稣的使命,历代的传教士以不同的方式将这使命延续。
教宗重申,「僵硬的态度不来自于好的精神,因为它质疑救恩的无偿性、基督复活的无偿性。在教会的历史中,这种情况反复出现」。让我们想想白拉奇主义者、知名的僵硬的人。
耶稣为我们代祷时,献给天父看祂的伤痕,那是我们救恩的代价。梅瑟则是耶稣今天为我们祈祷、为我们代祷的预像。」在要理讲授中,教宗开门见山地指出,梅瑟从回应天主召叫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个说话唯唯诺诺的人。
圣母玛利亚,“跪着聆听”的模范教宗用救恩史上的3组人物解释这3个动词,提到今年耶稣降世的摇篮被暴力和战争、气候变化、贫困、痛苦和饥饿的“时代危险”所包围。
这是圣经首次提到“因信成义”,在天主教神学中是救恩历史的核心之一(参阅《罗马书》4:3)。问题5:天主为何要亚巴郎带来动物并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