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二十年前奶奶的愿望,也是二十年前父亲的应许。现在,我想告慰奶奶的是:当年您从邻居家手里抢回来的这个娃娃,如今已经做了主教!我看到奶奶笑了,她的笑意充满整间老屋……“奶奶!”
渴求身心放松的你,可能觉得安安静静过假期的愿望又要泡汤了。曾经听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神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保障在哪里,你的心就该在哪里。
尽管在个人层面上,我们经常会见有信仰,和解且充满生机的人们,因此对话的建设者,要见到表达同样愿望的教会团体则更加困难。
在美国社会中,要真正做到平等、公正与和平,好像只是美好的愿望。之前,因我所遇见的人,都非常有教养,平等友好待人,我以为这就是我所认识的美国,是一个平等博爱的国家,但后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一,宗徒的经验教宗首先强调:“传福音的历史始于上主自己的热切愿望,即召唤每一个人并与之进行亲切的交谈。宗徒们是首先告诉我们这事的人,他们甚至说出了他们与主相遇的日期和时间(参阅若十五12-17)。”
这位前英国圣公会主教说,他相信“圣公会坚持源自宗徒、教父和公会议教义的愿望,现在可以最好地在个别教长管辖区内得到维护,并且他“期待从教会其他地方的财富中丰富自己的同时,也能在更广泛的团契中为维护和加强圣公会的遗产做出了适度的贡献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卡特丽的生活深入地证实了使徒热情意味着由祈祷和圣事滋养的与耶稣的结合,以及通过对自己特定圣召的忠诚来传播基督信息之美的愿望。卡特里的遗言非常优美。临终前,她说,“耶稣,我爱你。”
(罗1:9-10)这个愿望最后终于实现了,时间是公元58年。罗马书除了问候等词句外,大致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章至第8章,他讨论了“正义”这个大问题,也就是一个基督徒如何才能获救的问题。
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把福音传遍神州大地!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福传组组长安多尼也引用圣保禄的话这样跟我说过: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因此,柔弱是上主的“衡量标准”,是“祂的选择和应许得以实现的地方”,也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顺从“建立真实关系的愿望,承认别人的存在、呼吸和自由表达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