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中写道:由于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因此人心中渴望永恒事物。只有与天主建立关系,人才能了解自由的意义。
根据圣座新闻室的说明,«金融时报»编辑部从若瑟·拉青格关于耶稣童年的新作中受启发,邀请教宗写一篇有关圣诞节的社论,教宗也欣然答应。
畏惧是自觉到在天主的奥秘和受造的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信德、祈祷会克服畏惧,坚信生命不是孤独的冒险,而是天主陪伴的经验,天主经由我们的慷慨和随时聆听而进行运作。”
阿玛托枢机说:耶稣的教导让这些殉道者明认受迫害和死亡所具有的意义。
(参阅:若一38)教宗解释道:「上主深知我们在寻求福乐,而我们正是为此受造,世界不能从我们身上夺走这份福乐。」任何出于信德的寻求「都能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虽然当时的环境充满了敌意,他仍然成立了一个爱德机构,给那些受战争、饥饿和贫困之苦的人们带来精神或物质的安慰。塞梅拉罗枢机表示,“马哈神父帮助人们时,不在乎他们的国籍、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的差异。
比方圣保禄宗徒在写给格林多人的第一封书信中,他就这么说:‘致那些在基督内受祝圣,与一切在各地呼求我们的主,亦即他们和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名,一同蒙召为圣的人’(格前1,2)”。
教宗说,与人谈天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先与天主交谈,越来越成为属于天主的人,从密集的祈祷生活中汲取养分,并受恩宠陶成。
无形的天主成为有形的人,创造者成为受造者,至高无上者成为卑贱者,至尊荣耀者成为极谦下者。我们不禁要问:天主为什么如此作为?我们无法找到更恰当的解释,只能按若望宗徒说的“天主是爱,爱就是天主”来理解了。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掀起了中国天主教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