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圣祭礼仪:按照教会古老的传统,举行主的晚餐感恩祭时圣体柜应是空着的,而且教友要领受本感恩祭中所祝圣的圣体,并尽可能地分送圣血。
主日学的孩子,双休日或瞻礼日,进堂参与弥撒、读经,辅祭、领经、奉献。他们在学校能遵守校规,团结同学,在堂里虔诚敬主,在家里孝爱父母。看着他们信仰热诚,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其实,教会要求的只是领圣体前一个小时的圣体斋,而他从其他教友那里听到的却是梵二之前的规定。因此,要及时更新对于教会规定的认识,才能避免这样不必要的麻烦。
在弥撒礼仪中,新教友们生平第一次领受了圣体,西门堂的叶堂长不失时机地引导领受圣体的新教友们在各自座位上祈祷,在内心跟天父交谈。
今日是救主慈悲主日,原想下午1:30去医院为病危的刘秀崇阿姨送圣体,但因故推迟到2点才得以出发。路上因堵车,2:50才赶到医院。我告诉刘姨,今日前赶后赶,我们赶在了慈悲时刻来了!
领受耶稣的圣体,我们就领受祂的生命,成为在天之父的子女并彼此成为兄弟姊妹;领受耶稣的圣体,我们就与真实生活和复活的耶稣相遇。领受圣体圣事意味着进入耶稣的思维方式,那白白赐予的逻辑,分享的逻辑。
我领受了敷油圣事,并恳求圣母给我力量继续走我的生命道路。我对圣体游行和在露德圣庇护十世大殿降福病患有着深刻的印象。我感觉到耶稣与我们同行,他给予我们他的降福。
前面已经提及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遣使会步师嘉神父在浙江嘉兴建立了初学院和神哲学院。起初修院运行得一帆风顺,修士大多来自南方。后由于北方的修士逐年减少,此事引起了遣使会省会长刘克明神父的注意。
但徐光启每月办告解三次,按照教会规定,许领几次圣体就领几次。据文献记载,徐光启生平最喜欢的两项神修工夫,即每日神领圣体与诵念玫瑰经。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带动教友们去行这些热心神工。
都是些求福免祸之类的话,可是在弥撒中领圣体时,除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我们大多数教友舍本逐末,把现世短暂的利益福乐看得非常重要,而把真正能赐给我们福乐的耶稣基督的圣体置于一边而不迎进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