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希望探讨的,是透过历史上中国教会在的礼仪生活和情况,探讨教会祈祷律的界限,也就是说,是甚么构成教会祈祷律的管辖范围,甚么是公祷、甚么是私祷、甚么是普世教会的礼仪、
教会开始复兴时,各种异端甚嚣尘上,该教友又上蹿下跳折腾了一把。教会步入了正轨后,教堂里几乎未见到他的身影。随着该人年龄的增大,有人不断劝他走近天主,但都没有什么效果。再回到开头,灵魂的事最大!
这些脱离教会的兄弟姊妹不是进入东方闪电邪教、或迷恋上了杜永生异端著作《喜讯》……或是对真理丧失信心而变得冷淡。
枢机说,那个建议「违背教会教导,甚至已属异端」。 枢机续说,相反,教宗本笃成立「个人辖区」,容许圣公会信徒成为天主教徒的同时,保留他们圣公会的礼仪传统等遗产,乃一项符合会议精神的跟进。
当年在圣保禄时代,哥罗森城的教会初建不久,魔鬼就是借着异端主义者的花言巧语引诱当地教友远离基督真道,他们用一些似是而非、看似很智慧的哲理、星相学等理论,假冒天使迷惑基督徒。
教宗方济各指出,扫禄在僵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也无法忍受对他而言是异端的事,便开始迫害基督徒。教宗强调,但他至少给小孩子留条活命,而今天这些孩子却不能幸免於难。
事实上,在伯多禄和保禄殉道之后,罗马教会就被公认为整个天主教团体的首席团体,这一角色在第二世纪就已经被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嚼(致命圣依纳爵致罗马人书序言:Ed.Funk,I,252页)和里昂的圣依莱内(反异端书三
假基督的出现正可以满足他们寻求奇迹的心理,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耶稣说的上爱天主下爱世人,我们没必要非得天天算计什么时候有奇迹,什么时候主显示给我,甚至因为我们的好奇而去行异端。
埃克哈特大师在他的时代曾被教会视为异端谬论,但他的思想却在近现代成了许多东方灵修(如佛教的禅宗)的指路明灯。
他的写作态度充满道德意识,书中记述推崇圣人和殉道者的生活德表,也记载了异端者和护教者的言论。他总能够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看出天主的怜悯和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