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展覧的黎诗青与女儿一起入场,她说她们在欣赏一幅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的画像时感受到其中的母爱。这位头顿巿的佛教徒说:「透过这些画作,我们看到圣母玛利亚对耶稣的深爱。这与越南妇女的母爱一样。」
施密特霍伊斯主教强调「巨大喜悦」,他在讲道中表示「每个被召唤的成年人都以个人的方式与耶稣会面,受到基督徒团体的欢迎和支持」。
这个举动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圣堂为纪念最后晚餐将重复同样举动的一个星期前:当时耶稣在受难前夕为门徒洗脚,同时为他们指出了一条服事的道路。
耶稣的爱火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守护」。认命心态和因循苟且导致火焰减弱,四旬期有助于重燃热火。本笃会院长解释道:「《致罗马人书》第11章20节提醒我们:天主的恩典和召叫是无法撤回的。
善人在天堂享见天主,同吾主耶稣、童贞圣母玛利亚、及一切天神圣人,永享万福万乐,再无丝毫困苦,畏惧扰乱。我们做基督徒的,如何才能在死后升天堂呢?其实,每个基督徒都很清楚!
李主教结合圣玛窦福音十九章耶稣与富少年的对话,阐述了“钱财与生命”、“富有与生命”、“希望与生命”的关系。李主教训导说,富少年放不下钱财,就得不到丰富的生命。人若视钱财为生命的目标,就会失去生命。
守斋时会有见啥想吃啥的欲望,耶稣禁食时还受到魔鬼的诱惑,我们也学习耶稣依靠天主战胜诱惑。教友们依次领受圣灰时,更觉得活着就应该感恩,活着还可以为主去做,活着就有悔改的机会。
第二天见到父亲时他欣喜地告诉我们:昨晚他见到圣母和圣婴耶稣了!圣母显现给老爸了!真的?我们知道父亲是个严谨的人,从不说不实之词,更何况神迹。
教宗解释说,他们向我们揭示的信仰核心并不是和平与修和的一般讯息,而是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的耶稣自己:祂才是我们的和平与修和。
这是明天的诱惑,明天并不存在,就如耶稣在十童女的比喻中亲自解释的:五个糊涂的童女拿了灯却没有随身带油,她们去买油,等她们回来时门却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