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寻美……(上文摘自2007年3月2日出版的《报刊文摘》)宗教所发扬的正是给予、求知、博爱、寻美……特别是我们作为基督徒的人们,我们给予贫病者的物质、精神上的帮助;我们追求真理之神——圣神;我们遵循基督的训诲
只有基督能够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真正的希望。只要拉丁美洲人民保持对基督和他的福音的忠诚,就能够与教会并肩齐驱”。
只有基督能够给拉丁美洲人民带来真正的希望。只要拉丁美洲人民保持对基督和他的福音的忠诚,就能够与教会并肩齐驱”。
教宗写道,基督“邀请我们为亡者祈祷、感谢众多医疗专业人员的无私服务,并鼓励善心人士团结互助。基督召叫我们照顾好自己、我们的健康并且与他人相互照顾,就如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所教导的一样”。
教宗说:“愿你们在教会共融中属于基督和彼此的意识得到滋养和加深,心灵和思想与基督带来转变的恩宠更圆满地相呼应,好能在回国时充满喜乐的激动之情去分享你们所获得的巨大恩典。”
在仰瞻、亲吻十字架时,把自己的信仰、家庭、身心、病痛与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压力、多思忧虑等等都奉托给十字架上为世人饱受苦难的基督。4月19日晚,最隆重的复活夜间庆典在烛光礼中启幕。
美国加州本笃会神父、修士、修女一行十人于6月30日抵南充教区参观访问,教区秘书长陈功鳌神父会见了美国客人,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并在西山本笃会院合影留念。(何忠林)
工作事务和精神生活在基督宗教观中一点都不相悖。明白这点很重要!一如圣本笃所教导的,祈祷和工作可以且应该和谐共处。缺乏工作也会损害精神,就如缺乏祈祷会损害实践活动那样。
也是上海佘山圣母的瞻礼,人们会祈求圣母的庇佑、学习她的善表。 我会和我的全家以及在我周围的教友们一起按照教宗的意向为中国教会祈祷。不知道你们那里今年会以甚么样的方式善度「世界为中国教会祈祷日」?
众所周知,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她把所有贫困者、患病者,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