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理的光照下,真正的自由是体验到天主对人类的「肯定」的明确答复,祂召叫我们不是黑白不分的任意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所有的真、善、美事物。
擢升新枢机的圣道礼仪中有两篇读经,第一篇取自《伯多禄前书》第五章第一节至第十五节,内容在谈司牧和信友间的关系,指出当牧者的人应该如何善尽自己的职责,作信友的人应该如何听从牧人的教诲。
乃是天主另一种的恩赐,让我们在为维持肉体生命而忙碌旋转的过程中,适当地停止体力劳动,注意休息而保持身体健康,而让心灵更进一步走近天主、除了钦崇赞美天主、参与圣祭外,也应学习圣经和教会道理,彻悟我们当信当行当作的日常善功
在慰问贫困山区的路上筹措物资无私捐赠送衣物,是爱培坊首行的善工。
但是,怎么会呢,耶稣是善世人类的救世主。他的光同样照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我们有真光的照耀,有天上慈母的护翼。一粒种子总会长成大树的。酵母的作用是大的,天主的儿女会越来越多的,世世代代传下去。
当然,教宗、主教和神父们,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会犯罪。除了在信仰内涵的教导上,我们不必要听从神职人员的其它要求和指导。我们在圣教会内渴望找到天主,而不是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桂林大捷之后,庞天寿始终没忘记自己的教友职责,开始了宫廷传教活动。人在绝望之际,最易投身信仰。于是,中国宫廷高层第一次出现了皈依天主领洗的热潮。
基督徒也如此:若不颂祷,不传教,就没有度基督徒的生活。藉着颂祷和朝拜度信仰生活。谈到朝拜,人们却很少提及。‘在祈祷时都做什么?
参与此次步行的蒙修士说:这四天徒步给了我很多感动,一方面让我体会到那时宗徒们传教之不易,另一方面体会到圣召更是不易。 吴修士说:四天的徒步,使我明白圣召不易,没有天主的陪伴,我走不下去。
圣神的恩典是恢复因巴贝尔塔而失去的和谐的语言,预示宗徒们的传教使命的普世性。教会诞生之初并不是离群的,而是普世性的,是唯一、至公的,具有明确的身份。她是向众人开放的教会,不是封闭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