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认识天主也需要一个从旧约到新约的过程,即从皈依信仰遵守天主所立的一切诫命、法律、契约,到基督信仰的道德规范、效法践行基督的爱德;从对现实利益的关注,到对永恒生命的注目。
而跟随耶稣,需要每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教宗指出,3名目睹耶稣显圣容的门徒昏昏欲睡,这是那些亲眼见到天主的奇迹却不明白的人的态度。
“我需要做什么?”“你需要为孩子祈祷。”当这孩子第一次见到我时,那天真、稚气、羞涩的小脸上稍带怨恨,她低着头扳弄着手指向我诉起苦来:“我是世界上最苦的孩子!
华盛顿的总主教威尔在写给他教区的教友的牧函中强调,教宗仍是拉青格枢机时领导教义部,当时他需要处理美国教会的恋童癖丑闻。
当然,初听起来,人的理智都会认为这些话不近人情,很难接受,这需要我们用信德的心灵去聆听。所以耶稣说:“除非蒙父恩赐的,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而世上有谁比他们更需要精神食粮和精神安慰呢?再想想这些年老的教友们当年所经历的,就更让人心酸了。他们的青壮年时代是在没有圣堂的文革时期度过的。
即便面对敌人,更需要一副仁慈的心肠。正如道家所弘扬的以柔克刚:滴水穿石的耐心,才能攻克坚如磐石的仇恨。宗教予人的无非是悲悯与同情。
休息时病友们聚会聊天,是灾难把我们这些人召集在一起,讨论病苦及生命的意义,我们才真正理解世福短暂,生命可贵,真需要我们珍惜生命。
玛窦就这样进入自己得救的第一步,虽然自己是公开的罪人,可是主并没有嫌弃他,反而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患病的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召罪人。
这就需要神职人员和教友加以认真分析,做到既遵循惯例又不拘泥惯例。得了惯例依赖症的人,等待、观望是其通病,刚开始是不愿意动脑筋,时间长了就不会动脑筋,思想僵化,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难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