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爱火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守护」。认命心态和因循苟且导致火焰减弱,四旬期有助于重燃热火。本笃会院长解释道:「《致罗马人书》第11章20节提醒我们:天主的恩典和召叫是无法撤回的。
圣经上记载,耶稣时代,犹太人中的法利塞人、经师,因为太过于注重律法而变得待人冷漠无情,忘记了爱德精神才是天主诫命的总纲,所以曾遭到主耶稣激烈的指责:“祸哉,你们经师和法利塞人假善人!
就如茹达斯的结局:耶稣说:“这个人来到世界,不如没有来为他更好。”活着为个人,不值半分文,活着不为主,累死白辛苦。
大会旨在“深入教会的身份,更好地认识理解自身圣召、更新其让人们认识和追随耶稣的使命”印度天主教会正在积极筹备迎接历史上的首届传教大会。组委会提前宣布了部分议事日程、介绍了大会的相关事宜。
(玛25,34﹣40)教宗本笃十六世在首道通谕《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中,引用上述最后审判的寓言,提醒我们对天主的爱和对近人的爱能够合二为一:在最卑微的弟兄中寻找耶稣,从耶稣中得见天主。
最后晚餐中,耶稣屈膝为宗徒们洗脚。借此举邀请他们“进入同样的爱的逻辑,特别是向弱小者、有需要者示爱。遵循他的榜样,每一名基督信徒蒙召在不同情况下、但永远常新的环境中重温善良的撒玛黎雅人的福音记载……。
将临期是教会的重要节期,是欢庆耶稣圣诞前的准备期与等待期,也可算是教会的新年。将临期在外文的意义是即将到来,除了古代希伯来人等待默西亚(救主)到来之外,另也包括基督徒等待耶稣的再次降临。
圣经中,耶稣很欣赏那位税吏的祈祷:他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他祈祷恳切,让人看到他的确真心地悔改,并因此而得到了更新,这才是天主最欣赏的礼物啊!
耶稣受难记◎剧情简介这部影片真实地记录了耶稣基督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难的一天,这一天他遭受到降生为人以来最残酷的折磨,直到生命的消逝。
施密特霍伊斯主教强调「巨大喜悦」,他在讲道中表示「每个被召唤的成年人都以个人的方式与耶稣会面,受到基督徒团体的欢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