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念经前,教宗省思了当天福音的内容,将在场的信友带回到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与门徒们告别的场景。耶稣在那个时刻嘱托门徒们说:“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若十四27)。
在我们祖父母的家中,“我们呼吸到福音的芬香,藉着钟爱、鼓励、关怀和亲近,在方言土语中信仰开始传递”。
这种爱的关注是真正为他这个人著想的开端”,并渴望寻求他的益处(参阅:《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199号)。
随后,教宗提及《玛窦福音》中一个农人偶然发现埋在地里宝藏(参阅:玛十三44)的比喻时强调:“天主会在突发事件、偶发事件中工作。”
他指出,“天主是爱”这一真理必须作为基础始终伴随着每一个基督徒的宣讲,在实践中需要回归到这爱的根源,即福音的根源。默思信仰的奥秘,即天主三位一体、圣子降生成人、基督受苦受难背后的深度及意义。
今天福音讲到两个儿子,父亲要求他们去葡萄园工作(参阅玛21:28-32)。其中之一马上回答“是”,但后来没有去。另一个说不,但后来悔悟,反而去了。对于这两种举止要说什么呢?
今天福音给我们呈现塔冷通的比喻(参阅玛25:14-30)。一个家主要远行,把他的塔冷通(一种货币单位)——即他的所有——“财产”,托付给自己的仆人。
圣斯德望是爱仇的榜样,他是第一位殉道者;圣若望是主的爱徒、福音的作者(圣史),他虽安享天年,但却有致命的功劳;诸圣婴孩与耶稣诞生密切相关,他们不是以言语而是以舍生致命为耶稣作证,有些地方教会把诸圣婴孩瞻礼定为一种教会的
我们选自路加福音第三章若翰作证,经过反复的诵读,马神父首先给我们解释了福音的重点,引导我们教友以一个怎样的心灵来准备迎接救主基督的诞生;怎样去预备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径,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实。
然后是建设共处,一种以彼此了解为基础的亲切的共处,我们说,是按照以彼此相爱为基础的福音的计划。问:贝尔托内枢机,在国际政治方面,此刻圣座有特别担忧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