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地的圣玛加利大堂曾因应弥撒参礼者众而推出措施,例如在参与人数较多的弥撒后腾出更多时间,疏导人流和车流才举行下一台弥撒;近年公教家庭增加,弥撒期间便在隔邻加设儿童福音故事组培育儿童认识福音,并让父母能专心参与礼仪
路加福音第十四章里,耶稣讲了这么一段比喻说:到我这里来的人,要不是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于他自己,就不能作我的门徒。不愿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他就是出身于英国,后来跟随父母由英国迁往美国的威廉·高露洁。1857年,威廉·高露洁因病去世,继任者将他创办的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即更名为高露洁公司。
……基督徒认为孩子应由父母共同养育的想法,没有被肯定为宗教观念,反而法院却认可全球暖化、猎狐活动,甚至《英国广播公司》是公营广播机构的观点。」
我们佛教界的善心人士要象爱护自己的骨肉一样,给予残障孩子们爷爷奶奶般、父母般、哥哥姐姐般的爱,捐资捐物,不遗余力。常回到孤(残智障福利院)这个家看看,看看我们的修女姊妹,看看我们的肢残智障的孩子们。
他不怕严厉,不像许多父母或神父所说的:如果我严格要求某人,我可能会失去他的友谊或他的爱。他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他陪伴你左右,不让你孤独地经历考验,与你同在。我感受到了这点,因此非常感激他。
早年他父母在世时曾供他上过两年小学,后来所学的字也大都忘掉了,看圣经很困难。但现在他跟我谈话中间,却不时引用几句圣经上的话,而且是一字不差,其对圣经的熟练程度真令人惊奇!
有的是怕升不了学,精神压力大;有的是怕考不好,别人笑话;有的是和同学、老师、父母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走向轻生。总之,都是精神上的痛苦,很少是肉体上的痛苦,如没吃少穿,或病痛难忍。
(路6:27-35)爱你的父母、亲友,爱有恩于你的人,这是人之常情,一般人都能做。然而要爱那些伤害你的人,不但不记恨记仇,还要以德报怨去爱他们,何等之难!
直到母亲说天不早了该去休息了,父亲才郑重地对我说:“在家靠父母,出门就靠你信奉的天主。”“嗯,”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城里有教堂,我会去望弥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