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主教在一个原住民的小村庄去世,围绕在他身边的基督徒用原住民乐器(Chirimia)为他吹奏,让他安宁地离去。
我讲一个小故事:在一次聚会中,在场的有一位著名诗人,大家就提议说:能不能请你朗诵一篇莎士比亚的作品,让我们也欣赏欣赏?他欣然从命。大家坐下来静静听着。他朗诵得非常棒,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新加入的十二位弟兄为小别后的修院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修院注入新的力量与活力,更是他们对耶稣那一句来,跟随我!的召唤,给予的毅然决然的回应。
《福音》提醒我们,对等待参加婚宴的童女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衣裳,也不是油灯,而是放在小罐内的灯油。教宗指出灯油的3个特性。首先,它虽然并不起眼,但为照明却是决定性的因素。天主看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
弥撒结束前,神父依照本地习惯,手捧圣婴在乐队雄壮而悦耳的欢乐颂中降福了大家,教友们一一前来朝拜小耶稣,场面令人感动不已。
天国抑或像芥菜籽,如此之小,几乎看不见,却蕴含著大自然的爆发力,当它长起来时,却比各种蔬菜都大(参:玛十三31-32)。教宗在问候朝圣者时,谈及当天是星期三圣灰礼仪,四旬期的开端。
三家村教堂建在一个小山丘上,附近还有两栋校舍,是比利时教会捐建的。一位管堂的老年修女告诉我们,当年是比利时传教士首先来此传播基督的福音。过去的教堂在教难时被烧,这是后建的,这里全村都是教友。
至1851年7月,徐家汇天主堂(又称“小堂”,不是今天的圣依纳爵天主堂)举办开堂典礼的时候,“参加典礼的有主教4名,神父20余名、修道院士、徐汇公学学生及外国军官、外侨多人,场面非常热烈。”
本笃十六世这次使徒性的访问行程更有一个“圣母玛利亚的幅度”,他要前往葡萄牙的宗教心脏法蒂玛,纪念贾钦塔和弗朗切斯科被宣布为真福10周年,这两位小牧童同他们的表姐卢西娅是在1917年首先看到圣母显现的证人
既能结伴游山玩水,又能有一点小资助,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