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在橄榄园祈求道:‘我父!如果这杯不能离去,非要我喝不可,就成就祢的意愿罢!’(玛廿六42)。”介绍了纳匝肋圣家的成员之后,教宗强调圣家“对天父旨意作出了和谐一致的回应”,是今日父母和子女的楷模。
然后,他走出山洞,尊敬地对那个“想杀他的人”喊道:“我主,大王!你为什么听信人言,说:达味设计害你?”然后又让撒乌耳看那块被割下的外氅的衣边,接著说道:“我本可以杀你,但我没有这样做”。
教宗最后总结道:「让我们从福音开始,家里的柜子上放著一本敞开的福音书,并且随身携带福音,在手机上读经,每天让福音启发我们。我们将发现天主与我们同在,祂照亮我们的黑夜,以爱引领我们划向生命的深处。」
教宗形容说:「如今羞辱他人的行为宛如『道早问安』。我们淹没在空洞话语、广告和虚假不实的讯息里。我们习惯于窥探每个人的一切事物,恐怕会陷入世俗精神,导致心神耗尽。这问题的唯一解药是静默。」
教宗最后总结道:“愿上主教导我们明白这一点,懂得以正确的态度开始祈祷。如果我们以自我辩护、自信的态度开始祈祷,那不是祈祷,而是在镜子面前说话。
教宗告诫道,「如果我们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艰难和责任就不战而败,那么我们恐怕会沉入水中」;但若我们定睛注视耶稣,就能向前迈进。
教宗提醒道,偶像崇拜也伴随著虔敬之情,因为以色列子民塑造金牛,不是为了做个马戏团,而是用来朝拜,俯伏在它面前。教宗表明,「偶像崇拜会带给你错误的宗教虔敬。
教宗提醒道:「这份与上主的亲切感、基督徒的亲密无间,始终具备团体的幅度。」它虽然是私密的个人关系,却存在于团体内。「一份缺乏团体、擘饼、教会、子民和圣事的亲切感是危险的!
若望补充道,“这并非是我们为黎巴嫩危机感到强烈担忧的唯一理由。黎巴嫩素来是向中东其他国家,如叙利亚和伊拉克运送人道援助品的必经之地,如果情况不改善,为整个中东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格雷奇主教总结道:「每个法律体系都应当确保受害者的权益不受侵犯,并提供给他们所有必要的援助,同时也监督落实各项打击人口贩运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