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14:21-27;咏145:8-13;默21:1-5;若13:31-35在主耶稣复活的背景下,我们再次看到祂给我们基督徒的“爱的诫命”,了解信仰的真谛,爱的精神,做充满圣爱、传递主爱的基督徒。
宗15:1-2,22-29;咏67;2-8;默21:10-23;若14:23-29在主耶稣复活的光照下,我们基督徒每天站在生命的最后结局,以“复活的视角”,善度今天的福音生活。
保禄宗徒更从他自己被宽恕,从“亵渎者、迫害者和施暴者”的罪人蒙召叫被改变成为宗徒的经历欢呼惊叹:“耶稣基督来到世界上,是为了拯救罪人”(弟前1:12-17)。罪人也是人。
今天弥撒的第二篇读经,保禄宗徒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受过洗归于基督耶稣的人,就是受洗归于祂的死亡吗?
1784﹣85年间不少传教士受迫害,如1815年四川宗座代牧徐德新即被斩首。
俞晓芳也已年近古稀,他是1957年杨道公在上海民青中学教过的学生。佐证杨道公老人一生以爱为铭的例子,俞晓芳一说一大把,我们班上有一个男同学,家里人口很多而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是班里生活最拮据的。
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译文如下:曾子问:请问,圣人的德,不能在孝上再增加内容吗?孔子回答:天地的本性,唯以人为最尊贵。人的德行,没有比孝更重要的。
2015年10月22日,宗神父来给我做灵修辅导时,让我把怎么与主相遇的,怎么听到天主声音的经过写下来,好让其他教友了解,便于大家也去感受耶稣的临在。
上古帝王,未尝不以钦若天命、简在帝心者为致治垂世之宗。即历代师儒亦各以‘畏天命’之语。淳淳然相告诫也。且日:‘天者理也,帝者以主宰而言也。
依您看,这件作品为米氏有何宗教上的意义?答:可以说米氏自年轻时起,这个问题就一直纠缠着他。圣伯多禄大殿的母爱是1499年完成的,那时他是24岁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