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蒙召把基督作为生活的中心:走出自己,在基督内寻找给我们止渴的水,同时克胜那导致我们患病和暴虐的诱惑,即自我参照的诱惑。
教宗在一封写给法雷斯神父的感谢信中表示,把‘不失使徒热忱’作为司铎牧职的中心是一件好事。本台3月30日特别采访了这位与教宗方济各相识70年的法雷斯神父。
修士带领大家参观了修院,沿着修院的圣堂、传道员培育中心、教学楼、图书馆、餐厅、操场、修女培训中心,修士每到一处都细心的给大家讲解,使大家对修院的过去与现状有了很清晰的了解。
他还是一名传教员时,深受圣鲍思高神父的肯定和赞赏。1873年创立圣若瑟会,着重开展青年教育,特别是贫困青年和被遗弃青年的教育。
在弥撒讲道中,教宗提及当天礼仪选自《约伯传》的第一篇读经。
教宗也关注基督徒团体在世界各地开设的照护中心。这些场所得益于许多传教士,他们在传福音时也建设了医院。
在全面协助王主教管理教区,发展福传事业之同时,他还担任援助中国人民抗战事业的驻梁机场的美国空军官兵的随军牧灵神父,为其举行弥撒,告解等圣事,为抗战事业,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
有人说我憨人有憨福,我明白,是天主替我这卑微弱小的人施行公义。多年困扰我的病获治愈我患妇科疾病约有十年,为了治病我跑了多家医院,花去医药费近两万元仍不见效。
在这事上,我们必须再三强调,有需要设立更多善终护理中心,为病人提供全人护理,给予所需的人道扶助和精神支持。这是每人应有的权利,一个大家应致力维护的权利。
教宗也再次强调天主圣神才是教会生活真正的主角﹐回应本笃十六世的话﹐说:「基督是教会的中心﹐不是伯多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