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梅枢机1928年8月31日生于菲律宾aklan岛的一华侨家庭,父亲祖籍福建,母亲为菲律宾一热心教友。辛海梅是家中十六个孩子中的第十四个,后来他离开家乡和家人进了修院。
世界青年日在德国科隆揭幕,四十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教友涌入科隆,当地的旅馆及接待家庭都已经饱和。活动将随天主教教宗本笃十六世抵达而步入高潮;预计这星期天,教宗在科隆主持的主日弥撒将吸引八十万人。
在内蒙古乌海,有一个特别热心的家庭。妈妈奉教虽晚,但比老教友还热心,是亚纳会成员。大儿子蔚和平,是一个很出色的修道生,现在国外深造。
今年春节时为古冶区神职人员及3户贫困教友家庭每户补助了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及200元现金,及时发放到每户家中,使他们愉快地度过了春节。
我们赞同、拥护并支持教会在离婚问题上毫不含糊的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捍卫家庭的稳定、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巩固社会的安定团结并能树立教会的光辉形象。
宗徒们都效法耶稣的表样,都放弃了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但是耶稣却说他们在现世就得到了百倍的赏报。再如现在的主教、神父、修女们放弃了温暖的小家庭,却得到了一个更温暖的大家庭———教会或修会。
我们家是老教友家庭,而且我的伯父是神父,远房的姑母是修女。在那个教会遭到迫害的年代,伯父为信仰而致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是完整的,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就有一些不利于家庭和睦的因素,使得有些家庭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存在着很多心理问题
父亲小时候,家庭贫困,在七、八岁时甚至以讨饭为生。就在那时,父亲跟着爷爷讨饭来到永年,是这里的一位善心的教友感化了爷爷,爷爷和父亲便一块儿领洗加入了教会。
这次弥撒及剪彩礼如同一座桥梁,而进德老年之家正是这座桥梁,它以爱德支搭起了一座教会服务社会、教会与老人、教会与家庭和教会与社会对话的友谊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