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罗执事来信德之家短暂做客,本报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大洋彼岸的在俗执事。这里将采访内容和他的简历刊出,以飨读者。问: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美中天主教服务处目前的情况,如:服务处是何时成立的?
还好,这一天上午罗马天空多云,使得六、七万朝圣人士不致于像过去许多天来一样,被烈阳晒昏了头。
空气新鲜,风景好,又没有交通拥挤,现在这种好感更加强烈了,当时的年轻神父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他一方面招呼我坐下,一方面仍在应付许多事情,我感觉到这个小村落的每个人都是他要照顾的,他和我谈话不到几分钟,就会有人来找他
事实上,过不久,耶稣便明确的说他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的,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参见玛20,28)。
很多时我们与别人相处,尤其当他们经历痛苦时,我们以为我们的建议,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却原来在他们眼中可能只是一些不合时宜和冗长乏味的说话而已。其实,最重要是让我们「成为」别人一份爱的临在!
看到别的病友用羡慕的眼神注视着我,听到他们对爸爸妈妈说:你们的儿子真不错,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这样来照顾啊,你们真有福气!我儿子一个星期都没有来了,连个电话也没有,想想真伤心,真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啊!
转眼间,乔神父来我们堂区已经四年了,四年间,他一心为主工作,争分夺秒地付出,因为明年五年期满,神父就要调往别的堂区了。他无论在哪里都是亲力亲为,善尽他的本分。有人问,难道神父不累吗?
今天有些人,他可能能够接受这一切,但是如同当时的希腊人一样,他想用他的理性去解释所有的一切,动辄就是信仰不科学,其实他并不清楚什么是科学,这就是希腊人所要追求的智慧,他想用他的这个小脑袋瓜来解释清楚天主的奥秘
为我们来説,圣母应是圣周六的典范。我们应多多地思索圣母是如何度过那个圣周六的;她在等待。圣母的爱毫无疑惑,她期望上主的话在祂复活的日子彰显出来,光辉灿烂。这一切都是慈悲与爱的伟大奥迹。
这些人愿意邀请耶稣来家里做客,因为耶稣受到群众的好评,视祂为一位大先知。当他们坐下来吃午饭时,闯进来一个城里人人皆知的妇人,一个罪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