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福音给我们谈到,耶稣率直地肯定说:“我是天上降下来的生活的食粮”(若6:51)。在群众面前,天主子把自己定义为最普通和日常的食粮。在听众中,有些人窃窃私语(参阅52节)怎么耶稣能让我们吃他的肉?
今天的福音带我们回到耶稣复活的那个晚上。宗徒们团聚在最后晚餐厅,那时从厄玛乌来的两个门徒给他们报告与耶稣相会的情况。当他们表达他们喜乐的经验时,复活的主显现给整个团体。
来宾中有国外的,其他教区的,以及本教区的,还有下面堂区的四支乐队。那几天也特别忙,每天应酬不断,不停地收礼。当然礼物是送给我个人的,支出则由教区财政负责。本来教区就没钱,每年都要向外伸手求援。
后来盖了南堂,于1992年4月17日耶稣苦难日祝圣。大姑仍然住在破旧的北堂,每个主日带领教友念经、唱歌、神望弥撒。
这不但是四位执事及其家庭和村庄堂区的喜事,也是我们教区的一件大喜事。由于新司铎的加入,使我们的教会再次输入了新的血液,使地方教会的力量得以壮大。
教宗对他们的讲话中有一句非常精彩:亲爱的辅祭男孩女孩们,你们越是接近祭台,就越能记得要在每日祈祷中与耶稣交谈,越能以基督的圣言和圣体为食粮,更有力量走向近人,将你们所领受的当成礼物带给他,满腔热情地献出你们所获得的喜乐
日前,参加了北京宣武门堂组织的朝圣团,到欧洲五国进行了朝圣,朝圣结束时,带队的大兴区牛坊教堂刘哲神父组织大家进行了分享,讲述每个人对主的热爱和属于自己的信仰生活。
教堂的弥撒结束了,从堂内涌出很多人。小妹妹,鸡蛋还在卖啊。她抬头一看正是早晨那位大姐,苦笑着指指竹篮说:把这几个处理掉就回家。
2006年10月22日,保定总堂庆祝世界传教节大会上,笔者见到了77岁的欧阳惜光老人,并利用弥撒前的间隙,同老人进行了短暂的交谈。张若瑟(以下简称张):请介绍一下您的童年生活好吗?
他是一个心直口快、性格急躁、热情冲动、常说错话、做错事,让耶稣很操心的人。在他跟随耶稣的三年中,他的个性被耶稣一再塑造、训练,尤其在五旬节时,经历圣神的更新,他不但痛改前非,且奋不顾身地宣扬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