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茨中天主堂附近的教友可以时常参与弥撒之外,很多偏远的教友只能在主日聚会、祈祷,他们想要到茨中参与弥撒,最远的要跋山涉水走上一整天。
就在这一年的将临期第二主日,我和女儿感冒高烧不退,当时全国正弥漫着甲流的风波,我心里好害怕,也许,人在选择生命的时刻,都希望活下来,对于从小吃不进一粒药的我来说,感冒是一场大病,我女儿在诊所打了几天针很快病好了
七日来复,每逢第一日,……同城或同乡的一总教友,聚到一起开会,开会程序中主要的节目有以下数项:宣讲众位宗徒大事备忘录,及众圣先知的遗书。
因为堂区神父80多岁的老母亲去世,我临时到他的堂区(北京某堂)送一台主日弥撒。之前也曾来过这堂区两三次,每次都是神父衷心欢迎的样子,又是沏茶,又是弄咖啡的,只顾着跟神父聊天,从未特别注意神父的住房。
自从他进入修院,这里每天的弥撒、每周主日的圣体降福礼仪,还有节日的文艺活动都少不了他。事实上,张圣召的修道历程也是坎坷不平凡的。生活中的他是个谦虚、诚实、性格内向的孩子,学习上很用功。
目前,每个主日约有二百位教友在遗址附近一所民房内的小堂参与弥撒。
每逢主日,内蒙古乌海市天主堂,门口都会有几位身披绣着耶稣爱你红绸带的女性,仪表端庄,笑容可掬地恭候人们的到来。她们就是堂区义工团爱心岗的三姐妹贾玲芬、郭巧芝和李喜芬。
每逢主日,我便带8岁的女儿一起进堂念经祈祷,让女儿幼小的心灵早日接受信仰,早日认识天主,女儿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每日餐前念经祈祷,出门画圣号,逐渐养成了生活中必须履行的好习惯,天主的形象在她的心灵中也扎下了根基
天主子耶稣基督降生后200X年X月X日
那天正好是主日,也正是麦收的季节,来进堂的教友比平时少了很多,但还是来了一些,有的还为修女们带来了面粉和大蒜。爱祯指了指一个老太太说:“我们吃的粮食很多都是她供给的,她家并不富裕,儿子常年在外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