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本关于嘉诺撒仁爱修女会会祖———圣玛大肋纳·嘉诺撒修女的传记。读完很长时间了,可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有必要向大家推荐一下,特别是向广大的青年学生推荐一下。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省思关於家庭的主题,这一次他谈了家庭的贫困处境。教宗强调,战争是一切贫困的根源,它使家庭的爱和亲情遭受打击;必须帮助家庭向前迈进。
(梵蒂冈电台讯)我们配戴十字架时,切莫单纯视之为归属的象徵,一种「特色」,更要注视十字苦架上的耶稣,明认祂是为救我们而「成了罪的这位天主」。教宗方济各4月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劝勉道。
我们是信徒,因为天主的爱本身“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罗五5),这圣神现在真的是我们“嗣业的保证”(弗一14),持续不断地激励我们去以耶稣完美及丰富的人性追寻永恒的美善事物。
我们前去每一个帐篷走访慰问,通过各种方式纾解老乡的情绪:耐心倾听灾区同胞的倾诉;运用自己的医疗知识来安抚担忧健康的老人;带学生们做游戏以达到负性情绪的疏导;通过辅导功课建立信任关系为能更好解决其心理问题
统计署早前公布二O一一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香港人口进一步老化,年龄中位数由二OO六年的三十九点六岁,增至四十一点七岁;青少年占总人口比例亦减少,其中十至十四岁的组别由O六年百份之六(四十一万三千多人),
当时的宿舍极其简陋,一张床之外,四壁无物,室外的简易大棚就是餐厅,师资紧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福传心火却一直燃烧旺盛。五年来我们培训中心举办各类福传及信仰、避静等活动共35次。
为缅怀及更多认识这位世纪前辈司铎,并在炼灵月为其献祭祈祷,同时谨与段神父昔日服务过的神长教友、家人、同窗及有兴趣的朋友分享。
图:玛利亚《月亮与六便士》中有这样一个角色:迪尔柯·斯特罗伊夫是一个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蹩脚的画家”,他热爱绘画但却画技一般,“他对严酷的现实置之不理,始终从精神的视角”去审视绘画作品,同行们常常对他毫不掩饰的表示蔑视
法国耶稣会士德日进的思想,其影响力已不复存在,但正卷土重来,而且是在一个不太可能的地方——中国。德日进与中国的关系,比他的众多读者所知道的更加深厚和具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