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些不好的时刻来临时,有多少次想说,‘主离弃了我,不再爱我了’,并想离开上主。但是,保禄深信,上主永远不会离弃他。他在自己的生命中领会了基督的爱。
这段福音记述了耶稣讲的一个比喻:有一个家主设了盛宴,但是受邀的客人以各种籍口推辞并拒绝了他的邀请。于是,家主吩咐他的仆人招来贫穷和瘸腿的人坐满宴会厅,享受主人美味佳肴的款待。
北京教区李山主教来到了正福寺基督君王堂,主祭了当日弥撒,与主教同台共祭的有北京教区庞文贤神父、正福寺教堂本堂刘永斌神父,以及“一会一团”李辉神父,本堂区的众多教友共同参与了弥撒圣祭,并热烈庆祝堂区主保瞻礼
面对空坟墓和耶稣的遗体不见了的现实,有两种不同的反应。教宗指出,妇女们接受了“不要害怕”的邀请,她们充满喜乐。“至于看守坟墓的兵士无法面对天主的势不可挡的力量,他们被内在的地震所震惊:他们被吓昏了”。
同道偕行的教会对圣召有盼望,并且有责任接纳社会中的所有人,但她不能把自己的见证建立在沙土上,因此,她必须依靠一种奠基于天主圣言的人类学。这次会议得到了教宗方济各的支持,他将亲自参加两天的会议。”
我和老伴也参加过他们的几次聚会,聚会的主要内容有读经、分享、见证、祈祷、唱赞美诗等。我常常想:是什么力量吸引他们乐此不疲地去聚会呢?而我们天主教的教友为什么就不能办一个社区学习聚会点呢?
有不少人轻视自己。最近我接到的来信中就有一个难得见到的对自己极端轻蔑的例子。那是一位女性写来的。以下是那封信的片段:“我相信这封信不会直接到达你的手上,但我还是写了。
说起回家之路,有几件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主耶稣的召叫和拣选。第一次走进西开教堂,是三年前的一个大年初四的早上,应妈妈的一位教友朋友的邀请,去望一台弥撒。当时只感到礼仪繁杂,时间长。
“对”,她回答说,“我也是有信仰的,不过我信仰耶稣。”我开门见山的把自己基督徒的身份亮了出来。听到我是基督徒,她很感兴趣。寻着信仰这条共同的丝线,开始了我们的信仰探讨。
今天我一如往常催迫女儿起身,送她参加夏令营活动,自己好赶去教堂望平日弥撒,因为起得有些迟,所以来不及将今天的读经先看一遍,打算坐在第一排用心聆听,读经一是出谷纪第一章8-14节“有位不认识若瑟的新王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