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见灵医会大家庭成员(梵蒂冈新闻网)一想到圣加弥禄(CamilloDeLellis),心中就会浮现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在要理讲授中,教宗省思了《天主经》中倒数第二个呼求不要让我们陷入诱惑(玛六13)。教宗表示,藉着这个呼求,可以说我们与在天之父的对话进入问题的核心,即我们的自由与魔鬼的诱惑彼此相对的领域。
“复活的主邀请祂的门徒们不要自己‘制造’使命,而要等待让天父藉著祂的神来激励他们的心灵,好能参与传教使命,将这见证从耶路撒冷扩展到撒玛黎雅,越过以色列的疆界而抵达世界的边缘地区”。
一个小区在印度教寺庙里做饭,由厨师玛哈拉杰(Maharaj)负责。另一人从附近居民那里收集食材,然后在邻近购物中心的空地上提供菜肴。」
(玛廿五40)教宗解释道,这句话蕴涵着服务近人的“福音基础”。“因此,对有信仰的人来说,病患和受苦者成了基督临在的鲜活记号。天主子来是为了治愈我们,亲自承担我们的脆弱和软弱。
3)圣周五(救主受难纪念)在十字架前拜苦路和口亲十字架或诵念玫瑰经痛苦五端和口亲十字架4)圣周六(复活前夕守夜礼)诵念和默想玛窦福音二十八1-10和诵念信经(重温洗礼中的宣信)或诵念玫瑰经荣福五端和信经
基督徒是地上的盐,当我们失去「基督和福音的味道」,便会受人轻视(参阅:玛五13)。因此,我们必须「忠于真福八端的谦卑之路,因为它引导我们属于基督,而不属于世俗」。
(参阅:玛十六13-19)教宗解释道,耶稣所说的「有福」,指的是「幸福快乐」。耶稣之所以说伯多禄「有福」,是因为伯多禄宣认了耶稣是「永生天主」。
念经前,他省思了当天主日福音的内容(玛十一25-30)。教宗把当天的福音章节分为三部分来加以阐述。首先,耶稣称谢天父,因为祂将天国的奥秘、祂的真理启示给贫困者和纯朴的人,而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
第二个叮嘱是「亲近方能服务」: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比喻所教导的,「亲近陌生人意味著接受当下的危险」。第三个叮嘱是「聆听方能修和」:我们可曾花时间去聆听他人的心声?瑞士主教们提出这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