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其它的访问活动在下午进行:探访花之村的残疾病患、会见韩国修会人士以及平信徒使徒工作领导人。殉道者让我们牢记,必须将基督放在万有之上,在信仰问题上不让步。这是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的思想。
不过,他赞美信众的勇敢,尽管危险,他们仍聚集祈祷,故他请求世界各国领导人:「今天,我们恳求你们的注意力,你们的祷告和你们的帮助。」
教宗指出耶稣时代的以色列宗教领导人把信仰生活变成了例行公事。教宗提醒信友们千万不要把信仰生活给‘例行公事’化,只把教会当成一个机构,而不让信德来碰触他们的心灵。
十多分钟后,也就是6点05分左右,钟声大响,一时,广场上越挤越多的人群,爆出如雷的掌声和欢呼,大家确实知道教会有了新领导人了!
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赫枢机接受本梵蒂冈电台访问时肯定了这一点﹐谈到他出席了英国圣公会领导人坎特伯里总主教贾斯汀•韦尔比3月21日的就职典礼时﹐科赫枢机表示: 答:我对新就职的圣公会坎特伯里总主教韦尔比的印象非常良好
为了维护人人平等的信念,他虽饱受多年牢狱之苦,仍坚定不移,终于取得胜利,成为国家的领导人。美国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也是如此,他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为能活出他的信念。
但是,以色列的传统中,领导人的象征是骑着驴子的(创49:11;民5:10;10:4;12:14;在民长时代,骑驴子已是一种荣耀的记号。)
教宗指出对话的重要性说:「和平的关键词是领导人之间的对话、与人民的对话,以及民众的彼此对话。」在家庭和社区中也需要对话,「必须开诚布公地与人交谈,倾听他人的看法,容许别人纠正自己」。
西满伯多禄是在信德上进步的典范,他时时刻刻向主耶稣宣誓信仰,直到成为教会的领导人。他经历了宣认耶稣是默西亚的伟大时刻,却也有极其软弱和浑然不安,而且犯了严重错误的时刻,甚至3次否认耶稣。
在境内外不同的场合,他透过出访和接待包括一些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国内外、教内外友人,并通过不遗余力的演讲、耐心的解释,介绍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中国教会以及上海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