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仇恨的地方播种仁爱;在有绝望的地方播种希望;安慰忧苦的人,看望体弱多病的人,为可怜的人祈祷祝福……爱促使我去福传。我要行动。
他的复活也给我们这些信仰他的人一个重大的使命:去向万民宣报主复活的喜讯,给绝望、悲痛哀号中的人们带去希望和光明。
人们心生绝望、垂头丧气。阿勒颇的危机依然严峻,眼看寒冬将至,但是天然气和汽油短缺,而且价格高昂。」这位本堂神父强调,迫切需要重启紧急方案,分发粮食,并要按照各种卫生状态的需求启动应变措施。
正是这点体温,让不同肤色的人们从中感受到,即便大难临头,对于生命和爱的激情,却可以生生不息,永不绝望。 摘自《读者》2007年第10期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能只是一味的抱怨、沉沦和绝望,逆境虽能影响但不会控制你的命运,只有你自己应对生存和生活态度及表现,才能决定你的成败,面对困难和挫折,更不能立刻逃避,而要勇敢地迎上去,直面险恶。
回忆录写道,那些城市郊区处于“四十年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毒品成瘾是人们“绝望倍增的祸害”。“对教会来说,那些郊区应该越来越成为新的中心,一群像若瑟神父一样的平信徒和司铎日日生活在此,为福音做见证。”
新冠疫情仍在猖獗;社会与经济危机十分严重,最贫穷者的情况尤其如此;尽管这样,武装冲突并没有停止,而且军备变本加厉,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这是今日的恶表。
因为叙事者只是寻找的一方而不是逃亡的一方,所以,我们仅仅从不明就里只顾寻找的叙事者的口中,隐隐约约地了解到人生的孤独无奈甚至绝望的呼喊,但终究还是不明就里逃亡者真正逃亡的原因是什么?
蕾拉不耐烦地读着信,并故意隐去写信者的信息,可神父常常准确无误地说出写信人的名字和地址,有些人只写一次信,有些人写好几次,还有些人……他们的信从未间断。他意味深长地说。
(若15:18—20)所以,毋庸违言,作为一名基督徒,必然要遭受许多痛苦和不幸,面对种种考验,真正的基督徒是不会消沉和绝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