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常常是亲切的接触、景象或其他愉快的感觉,和在世的人分享,有时感到这种亲密的同在是难以置信的真切。通常说来,与我讨论此经历的许多人,有两点似乎是共同的。
可是,我们与耶稣基督同在的标记是这样的:照顾弟兄,照顾那些最贫穷的人、病患,一如上主教导我们的,如玛窦福音第25章所记载的。 教宗最后说:四旬期是调整生活、整顿生活、改变生活和接近上主的时期。
教宗再次强调:基督是生活的,与我们同在!我们不要去那许许多多在今天给你美好的承诺、明天却食言的坟墓!祂是生活的!我们不要在死人中找活人!
祂永远与我们同在。‘我赖加强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
然而,耶稣不停地敲门,如同在敲耶路撒冷城的心门,祂弟兄姐妹的门,我们的心门,祂教会的门。耶路撒冷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欢乐与祥和,不需要主耶稣,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救恩,因此,她在主耶稣面前心灵封闭。
塔格莱枢机解释说:教宗这样做,是因为他去那里的目的正是为了与人同在,让人看到他。教宗与台风幸存者的会晤,是热情的、真诚的,也是令教宗感到心痛的。
我的身体是天主用铁打造的,什么都不怕,因为我们脚前有灯,路上有光,天主与我们同在。孩子说:老神父,你真好。老神父真正是天主的忠仆、义人、器皿,在他身上做到了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彰显了天主的光荣。
她曾经且今天仍在我们工作和行走时与我们同在。她曾经且今天仍在每个家庭的饭桌旁。她曾经且今天仍在塑造祖国,使我们成为一个国家。她的临在总是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
(厄下8:10) 圣神的果效是仁爱、喜乐……(迦5:22)一个教友,如果每天都满脸喜乐、和颜悦色、快乐的面对人生,那就是与天主同在的象征,也是对我们信仰的最好见证。
叙利亚基督徒感到教宗与他们同在,对他们来说是一大鼓舞,他们几乎每天都必需面对暴力事件,教宗和我们总是听到不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