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到“各方对话”的必要性,掌握学术知识的人与持守传统的人之间需要对话。他也强调,“大地的根基”使他得以与教宗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谈。
枢机强调:“大众媒体为病患和那些无法进教堂的人提供了令人赞赏的服务,在不可能举行团体礼仪的时候,直播弥撒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任何的直播都无法与信友实际参与相提并论或取而代之。
超性之爱的最大特点就是主耶稣所倡导的仁爱慈爱博爱,白白的、无偿的、非常广泛的、慷慨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不仅要爱一切的人——亲人、近人、罪人、恶人、仇人,而且还要爱人如己——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这也正是世俗之子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的理论
其实,正是那些没有出现在报纸、杂志头条新闻或最新电视节目中的人,在这些日子里也正在塑造我们历史上的决定性事件。
相反,想做主角的人在朝向老年完满的行程上永远不会成熟,最终还是肤浅的人。“这是肤浅者众多的一代,他们不允许自己以圣神的敏感性来感受事物。但为什么不允许呢?
在论述了弥撒的三个部分,即圣道礼仪、圣祭礼仪和领圣体礼仪之后,枢机请在场的人默观感恩圣事“有如基督在教会内的真实临在”。枢机问道,如何看待这个如此高深又难理解的奥迹呢?
上网聊天和发送电子邮件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上网查资料成为了解最新信息的重要途径。各大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甚至各大宗教也都充分利用这先进技术向世界展示自己,这的确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当人的生命在迈向终结时,为病人本身及爱他的人来说,除了好死之外,好像没有甚么更为重要的了。试想:当自己正面临死亡,我们很可能会感到害怕和恐惧、不舍、忧郁、甚至愤怒,或其他许多不安的情绪。
这些“谦卑祈祷的人常是堂区伟大的代祷者”,好似“年复一年伸展枝叶的栎树,让更多的人来乘凉”。“只有天主知道,他们的心灵在何时且怎样与那些所诵念的祈祷融合在一起。
基督徒在礼仪中领悟到「耶稣基督不是个概念或情愫,而是活生生的人,祂的奥迹是个历史事件」。教宗阐明,基督徒借由「具体媒介」来祈祷,诸如:圣经、圣事、礼仪和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