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网讯2008年11月13-15日在安阳教区辛村天主堂举行为期三天的教友避静,有48名教友参加此次避静。本次避静由赵兰君和王艳丽两位修女带领。修女讲了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妄用了天主多少圣宠?
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五旬节是人团结共融和彼此了解的节日,与巴贝耳塔形成对立。在有巴贝耳塔的地方,人妄想不需要天主,人越来越没有爱的能力,越来越没有人的样子。
文化艺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愁眉苦脸、凄惨抱怨的女人形象,例如《春蚕》,讲述孩子夜里起床看到的是一个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眼睛中充满绝望的的母亲。
他在法庭上所展现的良善、慈悲、喜乐、幽默、爱心、慷慨等人性美德,尤其其同理心、热心助人的言行及执法方式曾感动过全球各地无数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性别的人们,也使之获得了空前的赞誉及普世无数人的普遍敬重
朋友的问题在向我挑战,一方面让我重温并反省自己的铎职生活,另一方面也使我再深入地认清天主在司铎身上的伟大计划。为了阐述司铎的使命,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提到了圣奥斯定的定义:基督的仆人。
因为看到自己的不足,就知道与天主要求之间的差距。判断对错的标准在于天主,知错,说明天主和你在一起,这是多开心的事呀。过去习惯看别人的毛病,如今知道自己也有毛病,就不会那样看人了。
我曾在教堂遇到一位同事,他是陪亲戚来的。后来,他问我:教堂那个师傅给你们吃的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在这艰难的处境下,母亲听从一位教友的劝告,不顾当时村中人的不理解,毫不犹豫地信了天主。以为主能赐人平安,而这是母亲最大的心愿。 母亲是个认真要强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可是,这一切的一切他都心甘情愿地默默承受,忍受。何故?无怨无尤,只为爱主。在不多的几次接触里,老会长给我以这样的印象:饮食、衣着与住处都不太讲究———特别的简单,特别的朴素,特别的简陋。
不久前在罗马宗座拉特朗大学举办了一项专题研讨会,对教会教父们的著作进行了讨论。这项会议的主题是:今天如何看待教会的教父们,研究教父学的学者和有关专家们对基督信仰这些伟大人物交换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