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在教会内我们曾有过也还有着很多不太好的事,许多的罪,但是因着我们以慈悲善举为穷人服务,我们的子民将宽恕司铎的诸多不足,除了那对金钱的贪恋。
教宗解释说,上主的经过是一次慈悲的会晤,这慈悲把所有人集合在祂周围,让我们认出那需要帮助和安慰的人。耶稣也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经过;当祂经过时,我会觉察到。
那记者说道:「我想要拍摄她的眼神,我从未见过如此幸福的眼神。我想要捕捉这眼神喜乐的秘诀。」德肋撒修女回答说:「这秘诀很简单:我的眼神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我的手擦乾了许多眼泪。
这条路将带领他走出自己,自己的人性安全,尤其走出他那搀和着勇敢和慷慨利他主义的自豪。
这代价就是放弃那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安全港。这是一份冒险的邀请,好似天主要求亚巴郎前往未知之地。问:本届世青节显然也是一项传播挑战。克拉科夫世青节的社会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里约世青节。
我们天天洗脸,但脸仍旧会脏,那干脆就不洗了吗?这就是我们要不断进堂祈祷参与弥撒,求主增加除旧更新力量的理由。纵观身边,那些去医院疗治的病人,是否会一劳永逸不再染疾?
那将是一场精神的飨宴、慈悲的盛会,凝聚普世万民,不分信仰和文化。圣座介绍封圣大典的记者会座无虚席,许多记者视之为慈悲禧年的高潮活动。
她回应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呼喊的那声:「我渴」(若十九28),照顾临於弱小受苦者身上的主耶稣。德肋撒修女在漫长的爱德事工中始终坚信,受苦者必能从她慈祥和蔼的眼神中感受到耶稣的温柔慈爱。
世界上有很多人还不认识耶稣,没听过耶稣,那我们能够被耶稣召叫是一份极大的恩赐。神父问到:耶稣为你来说是谁?你为什么要信耶稣,是谁让你来的?
牧人倘若以君王自居,疏远群众,疏远穷人,那将是教会的不幸。这不是耶稣的精神。耶稣曾谴责这样的牧人,关於他们耶稣教训群众说: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行,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做(参阅:玛廿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