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述耶稣回答伯多禄提出的问题。伯多禄问耶稣要宽恕多少次得罪我们的弟兄,是否直到七次。耶稣答道:不是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教宗解释说:就是不计其数,常常宽恕。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教会透过当天选读的福音邀请我们省思世界的终结,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终结(路十七26-37)。
我们可以想想囚犯得知被减刑时的喜乐,或者福音中病患和瘫子获得痊癒的喜乐。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耶稣带给我们的救赎。
教宗谈及福音中迎接上主来临的三种态度:贤士们热切的寻找,经师和司祭长的冷漠,以及黑落德的恐惧。三钟经後,教宗特别向科普特礼东正教基督徒表达圣诞祝贺,问候了广场上参加主显节民俗古装游行活动的人们。
《福音的喜乐》劝谕让我们警惕坟墓心理,它是一种依附包着糖衣的忧郁(83号)。托伦蒂诺神父指出,显然,怠惰或阴郁症不能只靠药片来医治,而应得到全人的治疗。
神父援引《福音》中荡子的比喻,説明在人的内心旅程中将自我作为一切事物的原始和终结,这是一个极大的危险。在荡子比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类家庭的场面,我们每个人都出自这个家庭。
这些偶像能「带来某种威望和权势」,却「把福音劝言当作外衣,阻碍福音触动人心」。这会导致「普通人远离耶稣圣言与圣事具有治癒能力的亲近关怀。
不久他出国读书,回上海后主持一些修院和修会的事,我记得他所做的一项活动就是翻译新约福音,由土山湾印书馆印发。他谦虚地说这是他所编写的第一部书。他在圣若望福音中用道来翻译对应的词。
教会的自私与神学的自恋:当教会不走出自我的时候,教会就会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团体,进而会生病,就像一位佝偻的妇女,她用福音仅仅来为自己服务。
教宗引用今天的福音(马尔谷福音7:31-37),讲述耶稣对一位聋哑人奇迹愈好的故事。教宗说:「祂带领这人离开群众。对于此事,一如其他,耶稣总是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