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说,在主教生病后,是因为生病,那主教生病之前呢?主教将光荣都让与了其他主教。相反,主教谦逊的德表深得神父、教友的敬佩。主教出身热心教友家庭,也一直保持着热心的习惯。
如此我们的生活便走上得救的道理,开始永生的途径。圣咏也说:你的言语经过解释必会发亮光照,连知识浅薄的人也可以通达知晓(咏119:130)。我们学福音就是要得到基督的光照,懂得人生的意义。
如此一来,生活没有精彩,牧灵没有心灵,更多地生活在个人世界里,与天主的关系逐渐疏远,喝酒成了最大的嗜好,铎职成了空壳。
二、改变价值观服务教会进教后的解玉东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改变了以前的世俗价值观,金钱、学问……已经不再占据他生命中的首要位置。奉献、服务和永恒的价值成了他唯一的执著追求。
如果一个人连祖先,生我养我的父母都不记得,都无所谓,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何谈信仰,更谈不上去信奉天主,也做不到上爱天主,下爱人了。我认为祭祖是应该的,但应文明祭祀。
大圣若瑟过去依靠双手劳作维持生计,愿他看顾那些生命中的一切尽被剥夺的人们,赐他们找到工作,获得尊严,享有家园的安宁。
(参阅:罗五1~5)我们对抗生命中的恶不要厌倦。愿四旬期所要求的身体的斋戒,能强化我们的精神,对抗罪恶。让我们能在忏悔与和好圣事中不断地祈求宽恕,知道天主永远乐于宽恕我们。
宗教界要扛起重大责任,克服依赖思想,激发内生动力,制定实施规划,以自我变革精神推动落实落地。学术界要抓住宗教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多出研究成果,提供有力学理支撑。
以这种心态——在成人的意识中带有孩童的好奇心——去聆听,总能使人获益匪浅,因为不论有多琐碎,总是有些东西是我们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到,并在自己生命中结出果实的。我们聆听社会大众的能力,比以往更富有意义。
现在世人恐惧爆发的战争继续恶化,像60年前的情形一样,生活在阴暗的时刻,我们也必须在沟通传播方面尽快阻止历史重演。听到有人轻易地开口要毁灭人和土地,实在令人感到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