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台湾的许多教区推动了「爱在加纳」未婚教友联谊网、「选择成长会」来增进青年教友的感情联络,婚前辅导和夫妇恳谈则有助于传达教会的思想。但这些都属于小规模的对策,在大环境的趋势前难以力挽狂澜。
参加典礼的有本堂张洪波神父、慕道班陪伴员及服务组成员和众多渴望真理的慕道者,以及第38期慕道班新教友代表。
百岁司铎张振华老神父在弥撒前给予前来参礼的教友们真挚的新年祝福与诚切的灵性嘱托在当日的弥撒讲道中,徐神父首先高兴地说:百岁司铎张振华老神父出生于1919年,至今年整整一百周岁,他见证了我们中国教会一个世纪的兴盛
这是个仅有700名教友,辖有三个堂口和一个祈祷点的深山小堂区。码头和坪头的教友人数旗鼓相当,而码头的土木结构的教堂已破败不堪,于是他的工作在这里拉开帷幕。他边筹措资金建堂,边抓教会的中心工作——福传。
再想想这些年老的教友们当年所经历的,就更让人心酸了。他们的青壮年时代是在没有圣堂的文革时期度过的。其中大多数人为信仰饱受磨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不能参与弥撒圣事。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我跟随抚顺堂区的神长教友开始了京津冀朝圣之旅。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天津西开天主堂。这座教堂位于天津市区的繁华地段,高耸入云的教堂钟楼在一片苍翠的掩映下更显得宁静神圣。
这种付出已在物质层面有所体现,比如,印尼海啸、意大利地震、海地地震等灾难发生的时候,中国天主教神长教友已经开始积极奉献爱心,合作捐助当地灾民。但是,在人力、信仰和文化层面提供援助与服务还没有起步。
近日来,宜昌教区城区方济各堂前来拜圣体陪圣体的教友明显增多,人们见面不再闲聊,而是主动保持静默,在教堂静坐片刻或到二楼圣体室朝拜圣体,这是该堂口自今年11月开始推行“热心朝拜圣体”敬礼活动以来出现的可喜变化
(今日应守大小斋)(由于疫情的原故,教友不能前往圣堂参与圣灰礼仪。为牧民需要,教友们可以在家中,由家长或家庭中有带领能力的成员带领整个家庭举行圣灰礼仪忏悔礼。主礼者必须是教友。)
聊天中才知他冒着酷暑往返二百余公里(他在另外一个城市的堂区服务)仅是为一教友母亲送殡,此时我已对他的奉献精神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