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连字都还没有认全,就会拿着《通功经》一遍一遍地往下念,即便经文的意思不太懂,却也能背下许多;在其他教友的眼中,我是个热心的小教友,那时候的单纯、可爱也许就是天主赏赐给我的礼物,让我心中始终有那么一句话
春节期间,好几亿人的全国大奔波、大迁徙,携带着那一颗颗沉重的心灵,都在渴盼着回到那个称为家的地方,与那里的人一起团聚吃喝。那漂泊的身心,因着回到了根而有着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感受。
历史性会面在册封真福弥撒的讲道中,圣座封圣部部长塞梅拉罗回忆起两人于1926年在拉斯基(Laski)的历史性会面,当时年轻的维辛斯基神父是一所盲人研究院的专职(住院)司铎,而作为盲人的修女正是在这里工作
如此,教会尝试把我们带入逾越奥迹的庆祝里,帮助我们去领悟主耶稣的苦难与死亡,是他救世行动的重点与中心。
读了2015年11月26日的“信德”第5版刊载的《蹲在废弃锅炉房里的神父》一文很是感动。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天国的美好。文中的主角作为一名司铎,他的衣食住行竟不如现在贫困的人群!
去年5月17日对于我们集宁教区西井子堂区来说是一个沉痛悲哀的日子,那天是张祥会长的安葬日,参加葬礼的有集宁教区的11位神父、西井子堂区各村教会的教友代表、亡者的教内外朋友,并以隆重的大礼追思弥撒、安所礼和追悼会纪念亡者
所谓至尊至大,是因为吾主耶酥在离开宗徒们去受难的最后的晚餐上亲自建立,并把自己永远存留在信徒们当中的奥迹。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耶稣的圣体更尊贵的呢?
在塘角君王堂的圣道礼仪中,朱才龙神父提醒大家要领悟爱的真谛,不断反省自己的生活,摒除现代人自私的生活现状和心态,勇敢奉献自己,像主耶稣一样地去爱人,好能与他的生命相通、结合。
当主教问:“因圣神的助佑,你们是否愿意慷慨地牺牲自己整个生命,为天主的子民服务”时,两位修女的那句“我愿意”回荡整个石室教堂,牵动每一个人的心。
我的姑姑李素玲,蒙主宠召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 我们的祖籍是河北保定一个偏僻的山村。从我的爷爷起为了生活到了唐山赵各庄下煤井挖煤。从那时起开始认识天主,走上了信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