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这些牧人们以他们的纯朴表现了听从天主的愿望,让真理光照自己,以这种方式成了“建设世界和平的人。”
据说这首圣诞歌,是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写的歌词,曲子则是乐师方济葛鲁伯所作的。不幸的是它在那所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写本中,埋没了十多年。
教宗表明,牧者们尤其蒙召倾听所有渴望与主相遇的人的呼声。
柯神父指第二个方式是通过教育及培育,早于开教初期,宗座监牧高主教重视公教教育并推动学校发展;宗座代牧师多敏主教是香港大学早期的校董会成员;颜思回神父推动出版工作,成立公教真理学会及公教报。
教宗提到《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和《路加福音》叙述的慈父的比喻,强调温柔“首先不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问题”。
1月4日周三晚上7点以后,也就是在圣伯多禄大殿内瞻仰遗容的时段过后,荣休教宗的遗体将被安置在柏木制成的棺木内,并且依循传统将其教宗牧职期间的勋章和钱币,他作为慕尼黑教省总主教和罗马主教的羊毛肩带,以及封存在金属圆筒盒内的拉青格教宗牧职简史
圣神父后,在具体的牧灵实践中常想起这些生活片段,我觉得从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去思考这些话自有它的实际意义,但却不是没有商榷之处。
首先介绍他相遇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次介绍相遇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最后介绍相遇文化对我们信仰生活的挑战。
所以仅仅这一句简单的圣号经所孕育的灵修意义和价值即是非常深厚久远的,但是如果我们每天在画圣号时缺少这种祈祷意识,恐怕难免要转变成一个不折不扣和名副其实的祈祷和生活的机械主义者。
立即涌上心头的一件事就是:建议恩师将昔日的“周首教育”和“每日灵修”整理成册。这虽然给病重的老师增加了工作,但我想这对我们师生更有意义,会对修士修女的灵修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