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祈求天主加倍地赏赐我圣宠,让我成为主的和平工具,把福音的喜讯带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主将牵着我的手,带领我在人世间,打这场好仗,回到属于我们永远的家——天堂!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照顾穷人,四十年如一日。目前全世界五个最著名的慈善机构,都是基督教创办的。
婴儿首先看到的面容是母亲的慈颜,婴儿的这一瞧决定了他与生命、与自己、与他人、与天主的关系;这一顾一盼也决定了他如何能变为和平之子”。
就像《德兰修女:来做我的光——加尔各答圣人的私人书札》的书签中写的那样:“静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德,信德的果实是爱,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
我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司铎形象:首先他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不单单是自己充满希望,而且还是一个希望的给予者,就像圣方济各·亚西西一样做一个和平的工具,在施予中获得,在获得中给予!
天主愿意看到和平。《天主经》邀请我们如同耶稣那样热爱天主的旨意,以爱来改变世界。基督徒不相信一种不可抗拒的‘天命’,晓得一个救恩有待彰显。
在一九七一年《共融与发展》牧民训谕中,形容耶稣是传达爱的信息的典范“Christastheperfectcommunicator”,祂召唤我们把福音传播给他人,要求我们善用传播工具福传及发展人类社会,促进公义和平
此外,教会应以更大的自由谈论今日世界有关和平与正义的迫切问题。“我们不要害怕将那能发声的使命在这里和全世界向前推进,而且勇敢维护每个人的生命,将生命视为上主赐予的宝贵恩典”。
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的创建也是如此,其目的在于使之前的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一心委员会、移民与观光委员会,以及医疗人员牧灵委员会之间的工作更加协调一致。
国际合作组织驻索马里负责人瓦尔萨马(DekaWarsame)祈愿「这场无用的屠杀、没有意义的杀戮得以终止,并且恢复和平」。该组织在索马里推动心理辅导和紧急救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