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吴神父被安排在北京南堂任副本堂,协助本堂神父主管要理班,每年两期。由于当时教堂刚刚恢复使用,只有南堂有要理班,所以每次领洗人数都在八九十人。
日前,在本堂刘哲神父带领下,牛坊堂58人首次组团到韩国朝圣,年龄最大的77岁,全程7天。8月2日早上6:30,我们坐上开往秦皇岛的巴士大车。
那时教友不多,进堂的不过十来个人,但大家都很热心,进堂恭恭敬敬,出堂谈论的话题是圣教道理和教会发展,而教友中只有我是小孩,神父非常喜欢我,我也特别爱神父。
同年12月,抚顺总堂修女会房屋建成,于是志愿者便由二八石迁回抚顺。此后,陆续招收志愿者达30余人,分别由美国玛利诺会的修女负责培育工作。
当前,整个教会都在千方百计、运用各种途径大力推动福传,但仍有不少地方的表现令人遗憾,即使是一些羊群的牧者也仍旧是四平八稳我行我素,依然保持传统模式而没有丝毫变化,与轰轰烈烈在行动的福传典型堂区形成了显明的反差
苏神父是尖沙咀圣伯多禄堂(座落海员俱乐部)主任司铎,平日在俱乐部的办事处工作,早上九时至下午二时他会乘小船四出探访进入青衣、荔枝角、大屿山、南丫岛一带水域的船只。
对于这些现象,不少的堂区主任一再强调要杜绝,却效果不佳。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不明白,如果你去见你的上司,或参与一个婚礼,恐怕你也要找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但为什么你来教堂与耶稣相遇却丝毫不在乎呢?
起初,我动员她信天主,结果她说,她不信天主,她信耶稣,然后我就说,耶稣都被十字架钉死了,老太太一听有道理,就跟我到堂里复活节那天领洗入教了。
从这张合影上,我们可以看到悬挂的书有公诵堂音乐会民国国旗。这面五色共和旗历经孙中山辛亥革命,在文革教难中被红卫兵造反抄走,和大批教会文物在1966年8月被当作太原市天主教反革命骚乱罪行展览后下落不明。
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堂参与弥撒了。每次进堂前,婆婆都会换上干净平整的衣服,把头发梳洗得光亮光亮,脸上乐开了花儿。碰上神父在外村做弥撒,婆婆便步行或骑车几十里地去参加,直到现在,仍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