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的信仰不应该留在表面,而应该怀着基督所怀有的心情,做悦乐天父的事,把天主的礼物变成使命,给别人带去祝福,也成为他人最好的礼物,这也是我们送给天父最好的礼物,怀有一颗赤诚的心,爱天主和爱人。
其实这种把弥撒和圣体圣事孤立开来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为纠正此错误观念,梵二诚恳奉劝信友在司铎领圣体后也领受同一圣祭中所祝圣的圣体(礼仪宪章55)。
当我在父亲进教两年多在他的影响下领洗后,他就常对我讲选择独身生活事奉天主是多么多么好,既可专注地恭敬天主,又可自由地为人服务,为救灵魂是一条最可靠的路……他还给我举出一些例子讲给我听。
终于有一天,她到我家来,亲口向我提起一连串的话题:天主、教会、十字架的道理、主保小德兰以及她想念院长的事。当这一个个熟悉的字眼儿穿透我的耳膜时,我的心震憾了,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说这些话。
凡要夸耀的,只应在‘知道和认识我’这件事上夸耀,因为在地上是我,上主,施行仁慈、公道和正义,因为我喜爱这些事━━上主的断语。”
有位基督教友朋友一片好心地向一位天主教教友说:如果天主教也像基督教有十一奉献制度,十六世纪卖赎罪卷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十一奉献是基督教的一种内规:凡领过洗的基督徒应该把薪水的十分之一捐给教会。
我总会向天主求这求那,也会在堂内找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做,作为对天主赏给我恩典的一个回应。后来我参加了唱经班,为天主做工,我乐此不疲,这是天主对我的召叫,为此我甘愿献出一切。
的确“……总的来说,圣体是教会内至尊至大的圣事,对其礼仪改革应慎而又慎!”
年检主管部门应事先将年检的内容、时间及具体要求,书面通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保禄宗徒在致斐里伯书信中知足知恩的感受:“我知道受穷,也知道享受,在各样事上和各种境遇中,或饱饫或饥饿、或富裕、或贫乏,我都得了秘诀。我赖加强我能力的那位,应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