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从表面看来是个「绊脚石」和「愚妄」,实则却向我们揭示「天主圣爱的美」:「十字架是死亡的工具,却成了生命的泉源。」当天的礼仪选读了《若望福音》所记载的耶稣受难史。
教宗邀请她们接受基督圣爱的挑战,摒弃以自我为准则的意识和习惯,“以仁爱、温良和谦逊对待所有人”。教宗方济各10月2日上午,在宗座大楼的枢密会议厅接见了耶稣小姐妹会的修女们。
(▲网友供图)(▲图源见logo)当大家得知《新闻坊》报道中的那个“巴士五公司108路驾驶员王晓杰”原来就是上海市天主教爱国会中青年骨干教友培训班学员、宝山区天主教爱国会委员王晓杰教友时,纷纷为他点赞,
教宗说这个问题的答复就在天使在白冷城山洞上面所唱的歌里面:“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光荣意味着基督的生与死之间、诞生与巴斯卦之间存在的连续性。这是救世奥迹不可分割的两面。
问题47:如果天主把他的爱赐给每一个人的话,为什么还要加入教会?如果天主行事公正无私,“使太阳上升光照善人,也光照恶人”(玛5:45),那么为什么还要加入教会呢?
为天主,光荣是一种直到交付生命的爱。为他来说,受光荣就是交付自己、让自己成为易接近的、奉献他的爱。而这在十字架上发生了,并且达至顶峰。
西日甫大毛拉为团长,伊斯兰教协会敏俊卿博士、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丁杨神父和中国基督教金陵协和神学院王嘉玮老师组成的代表团一行4人参加了会议。
从此每个主日和大瞻礼都去教堂参与弥撒,同时她还向教外朋友传福音。她在按摩店里,摆放着“信德”和福传资料,所来之人随便索取。熟人和朋友问起来时,她就给他们讲教会道理。
65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中华儿女齐聚在抗战的大旗下,齐心协力,共赴国难。
曾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的张平宜,2003年自动放弃百万年薪的工作和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而投身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子女的教育,为让那些与世隔绝的孩子能够尽快融入现代社会,成为隐形村落麻风病村孩子们的台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