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参与了天主拯救人类的伟大计划:尽管人类多次背叛,天主仍给人希望,为人开放亲近祂的升华之道;重认福音是帮助人,包括人所有的劳苦、喜悦和希望,与天主相遇的途径。
其中包括,缺乏信仰、总和人比较、不懂得施舍等。吕宁思总共总结了十五条原因,第一、缺乏信仰。第二、总是和别人比较。第三、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第四、不懂得施舍。第五、不知足。第六、对未来焦虑。
《智慧书》在此强调,这种思想必须通过基督教神学才能取得深入的发展:得救者的小小团体的救赎是由用木头建成的方舟给予保证的,当洪水淹没世界时,仍是智慧指引义人,借助贱价的木材,拯救了世界。
接着,他提醒人要警惕那种将好教会,贫穷和为穷人的教会与宣讲真理的教会对立的观点。他说:教宗向我们谈及贫穷的整体观。基督对贫穷的选择提示我们,贫穷有其积极一面。
教宗解释说:“宗教自由来自人特有的尊严,人是大地上唯一有能力与他的创造者建立自由和有意识的关系的受造物。大公会议说:‘所有的人既然都有人格,也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
我们的祈祷点一成立,就确定了模式:以福音为中心,遵循主的训导,效法宗徒,坚定信德,为主作证,广传福音;以宗教歌曲为基础,努力学好唱好圣歌,用歌曲赞美上主,实现荣主益人的目的。
魔鬼多狡猾呀,它知道饥饿难耐的时候,人很容易就范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越是在脆弱难当、艰难困苦的时候,越应警惕魔鬼侵入!二、迷惑。
祂曾以人的双手工作,以人的理智思想,以人的意志行事,并以人的心肠爱天主爱人。祂生於童贞玛利亚,实在是我们中的一员。祂在一切事上,除了罪以外,与我们相似(《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22号)。
因此,人需要宗教,以实现他的终极目标;宗教是人趋善避恶的指南针,负有教育的职责。宗教也帮助人分辨并实践善,以祈祷为中心,耐心、宽容、谦卑和具体地建设相遇与和平的文化。
死亡是天主召唤人到他那里的时刻,为此基督徒能感受到圣保禄面对死亡的那份渴望:我渴求解脱而与基督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