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父亲,结出果实,给予他人生命。教宗最後说,司铎是父亲,不是神圣的官员或天主的职员。一位来自美国的执事询问教区司铎的灵性特征是什么,即如何不照搬某个创始人的教导。
追求世俗,就是这样一个结果,很多人在几十年的光阴里,都是这样消费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耶稣,如果耶稣没有复活,所有人最终的命运都是在冰冷的坟墓里永远就不出来了。
我们必须回到这个想法:我的生命旅程通往与耶稣的相遇。这是我们永远享受的相遇。有人会问:耶稣此刻在做些什麽呢?教宗回答说:祂不是坐着等我,而是如福音所说的,祂为我们工作。
教宗向智利主教们写道:「我相信,所有蒐集到的证词肯定都是直言讲述许多受苦的生命,既不加油添醋,也不委婉含蓄。我坦白告诉你们,这令我感到痛苦又羞愧。」
对于马丁神父来说,迫切需要记住这两天来首次变得明显的现实:今天,用原子武器,人类可以「灭绝地球表面的所有生命」。
你们应懂得努力和慷慨地守护这恩典,让子女在人格的成长和成熟上有必要的自由,好能来日也能向生命的恩典开放。要教育你们的子女具有伦理道德上的分辨能力:知道这是好的,那不是很好,而那又是坏的。
教宗强调,宣讲意味著奉献生命,不求折衷办法,甚至随时准备接受完全的自我牺牲。此外,主教还应是共融的人,应有在一起的特恩,加固教会所需要的共融。他在信友眼中应是与他们同在的基督徒。
事实上,存在著外在的强迫,例如压迫、因暴力和其它不义而被扣留的生命;也存在著内在的束缚,例如心理障碍、情结和性格的局限。这是一系列我们在表面上无法摆脱的存在的现实。
这份文件是个「参考框架」,以数千页的篇幅概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见证、反省和请求」,但这文件既不是「陪伴青年活出信德与圆满生命的既定方法,也不是针对世界主教会议前聆听过程中浮现的诸多问题的现成解答」。
临终关怀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坦然地面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