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富有的人,他们的内心也可能被排除在边缘受苦。因此,所谓照顾,乃是要顾及人的各方面需要,这些需要到头来都与天主有关。
麻木不仁和没有任何痛感是最可怕的,因为那样已经离死亡的边缘不远了。如果你觉得那个灾难离你很远,而对你没有太大触动,那是多么的危险啊。
然而,这种疫苗竞赛的进程导致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把南半球国家撇在了边缘。教宗方济各鼓励所有人接种疫苗,因为这是对他人和团体福祉履行责任。因此,在我们相互连接的世界中,疫苗该当以公平的方式进行分配。
教宗说:“我想到堂区、社区、国内各地、城市的郊区和生存的边缘地带。凡是在人际和社会关系变得艰难、形成冲突,或许是微妙冲突的地方,都必须让人看见教会具备修和的能力。
不同时期教友与教会的关系和在教会中的处境,可谓不尽相同,既有初期教会时的亲密团体生活时代(宗徒大事录),也有中古时期教友缺乏教育、无缘接触圣经与神学的奇特现象,又有如受十八世纪脱利腾大公会议某些有关法律主义的规定,大部分教友站在教会的边缘去看教会的动态事实
身家之计薄,则礼仪之心微,底层民众处在社会边缘,受到主流价值的约束就小。所以,在祭祖纠纷中,底层民众关心的往往不是道德问题,而是附着于祭祖上的经济利益。
那一夜,牧羊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是当时的边缘人士。然而,他们就是圣诞的客人,因为没有人被排除在天主的目光之外。那些只相信自己、自给自足的人,留在家里忙自己的事;牧羊人则急忙去了(参阅:路二16)。
然而,那些最普通的人,社会边缘人士,却听到了福音,等到了默西亚,得到了救恩。今天,当全世界几乎一半的人已经接受了主耶稣所带来的福音了,而大多数犹太人还在等待他们“想要的默西亚”!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这些被认为“社会渣子”生存在社会边缘的人,值得她以及几千名追随者、几万义工这样地为他们服务吗?这究竟为什么? 德兰说:“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基督”。
目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那些最卑微和最有需要的人,强调基督对穷人特别关爱,教会也应当特别关注社会边缘弱势群体,因为“慈悲是天主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