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55:6-7)的确认识天主、与主同在是何等的幸福和甘饴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纵使我应走过阴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险,因你(主)与我同在…..在我一生岁月里
答:天主重申了对亚巴郎和依撒格的许诺,要将土地赐给雅各伯及其后裔,并许诺常与他同在,护佑他。问9:雅各伯醒来后,有什么感受?答:他感到极大的敬畏,惊叹这里是天主的住所、上天之门。
只有在具体的福传工作中,基督徒才能在生活中经验耶稣的权能,确知天主与我们同在,不断加深自己身为基督徒的意义和所拥有的恩宠。
这常常是亲切的接触、景象或其他愉快的感觉,和在世的人分享,有时感到这种亲密的同在是难以置信的真切。通常说来,与我讨论此经历的许多人,有两点似乎是共同的。
可是,我们与耶稣基督同在的标记是这样的:照顾弟兄,照顾那些最贫穷的人、病患,一如上主教导我们的,如玛窦福音第25章所记载的。 教宗最后说:四旬期是调整生活、整顿生活、改变生活和接近上主的时期。
教宗再次强调:基督是生活的,与我们同在!我们不要去那许许多多在今天给你美好的承诺、明天却食言的坟墓!祂是生活的!我们不要在死人中找活人!
祂永远与我们同在。‘我赖加强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
然而,耶稣不停地敲门,如同在敲耶路撒冷城的心门,祂弟兄姐妹的门,我们的心门,祂教会的门。耶路撒冷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欢乐与祥和,不需要主耶稣,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救恩,因此,她在主耶稣面前心灵封闭。
塔格莱枢机解释说:教宗这样做,是因为他去那里的目的正是为了与人同在,让人看到他。教宗与台风幸存者的会晤,是热情的、真诚的,也是令教宗感到心痛的。
我的身体是天主用铁打造的,什么都不怕,因为我们脚前有灯,路上有光,天主与我们同在。孩子说:老神父,你真好。老神父真正是天主的忠仆、义人、器皿,在他身上做到了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彰显了天主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