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因耶稣的慈悲和爱的举动成了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是她的子女。《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在纳因城所行的一个大奇迹,但福音的重点不在奇,而在迹,在於耶稣对这位丧子之母的温柔。
弥撒结束后,若瑟堂青年会的教友,还为堂内所有参与弥撒的母亲送上了一朵康乃馨。同时,神父还希望教友们通过送花,让那些还不认识天主的母亲来认识天主,因为,最好的礼物其实是送给母亲们永生。
2004年11月,母亲突发脑溢血,虽然医生全力抢救,母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而不能自拔,失眠、健忘、头疼,脾气越来越暴躁,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游行队伍在复活期的进堂咏歌唱赞美声中,列队由圣母山前绕街道从圣堂广场登台阶跨越慈悲之门开始了复活期第七主日的进堂式,在整个感恩祭中无论是读经、讲道、奉献、歌唱赞美、谢恩还是祈祷教友们都激情澎湃,在弥撒礼成之前,主礼特别为所有参礼的母亲举行了特殊的祝福礼
初次震撼来自父母父亲先于母亲离世,在父亲临走前的半个月,是我倍受煎熬的日子,看着他身体虚弱下去,我却一点力都使不上,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每一次看着父亲的呻吟,我都会坠入无边的心疼中。
天主相信人,尤其是祂那超群卓绝的母亲。圣母诞生了主耶稣,她也把我们引向上主,使我们重生。她是一位母亲,更新子女们对信仰的惊叹,因为信仰是一次相遇,不是一种宗教。
父亲微笑,告诉我:一个聪明的母亲是懂得如何把孩子交给天主的母亲,因为天主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但是光有交托还是不够,还需要做母亲的虔诚而持之以恒的祈祷。
教宗方济各元月5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对耶稣的养父、大圣若瑟的父亲身份,以及当今时代作父亲或母亲的深层意义进行了省思。
我们看到其中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个年轻的母亲。她打扮得很利索,抱着孩子,身边还有个包。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她微笑着点点头。那个母亲哄着孩子,一边笑,一边给孩子喂饭。
可是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母亲却作主为我定下了一门亲事,我死活不答应,因为我想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然而,母亲已代我相了亲,并在男方家里吃了所谓的‘定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