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礼仪中庆祝以及在生活中活出「信德的奥迹」,这正是今年整个普世教会所将热烈强调的主题,而这主题在我们今天这个世代又是何等的重要与切题,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缺乏信德的世界与社会里:首先,我国社会本来就不是以基督信仰为文化底蕴,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教宗希望提高人们对地中海地区众多移民死亡的关注,并谴责“冷漠的全球化”:“你的兄弟在哪里?”(创4:9)和为这些受害者“谁哀悼过?”。
所以,在当前全球化的发展氛围中,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下,我们精神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构建即一种多元共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但我们知道他很担心“全球化”会走向“美国化”,而且他很关心地方文化的保存。因此,未来并不确定。以保守派知名的教宗是否会出现大刀阔斧的新举动?如果有,又会是什么?
会议主题是:科学与人文进步———努力实现有控制的全球化。16日所举行的会议集中就德日进在中国期间的科学研究工作和贡献,进行了报告和研讨。
教宗说,在全球化的世界存在一个吊诡,奢华的居所比比皆是,可是家庭和家的温暖却越来越少;娱乐很多,可是内心却愈加空虚;喜好很多,爱却难得;自由很多,自主却少有。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变得狭小了,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村里的各个家庭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按照越南的文化传统,村里弥漫的感情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时代,面对疫情,我们应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时空挡不住爱,即便远隔万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位慈父的温暖和祝福。
科技与全球化的发展没有打造一个正义的社会;社会、各国之间的意见分歧,越趋严重:看来,这确实是一个黑暗的时代。
教宗说:天主愿意在历史中拯救我们,我们的救恩不是冷漠的、实验室的救恩。不!它是历史。天主在历史中与祂的子民同行。没有历史就没有救恩。就这样,一步步地成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