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好多圣人圣女皆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壮举”:诸如国柏圣人代替同狱囚犯受死;方济圣人施舍时脱掉自己外套;好几位圣人为使重症患者康复竟致自身安危于不顾而用嘴吸吮传染病人脓血;印度德兰修女更是全力以赴救助贫苦弱小垂危者
接下来是灯芯青年班的郭弟兄所作信仰见证,主题是“人为何需要信仰?”
通常我们会留意自己被哪位圣人的善行美表所吸引,或自己愿意以某圣人为榜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培养这美德。有时,某名字恰恰适合该会士。
多少人为众人的益处祈祷、奉献并转求。」(参阅:1号)大圣若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人人都能在大圣若瑟身上找到一个「悄然经过的人、日常的身影、谨慎而沉默的临在,以及艰难时刻的代祷者、支持者、引路人」。
让我们向前迈进,并以老年人为标竿。」(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领:主,祢是“厄玛奴耳”,甘愿与卑微的人为伴,同居共处。众:主基督,请快来,给孤苦的人们带来所需要的慰藉。领:主,祢是和平的君王,是使万民合一与团结的角石。
最后,教宗邀请众人为在近一年中去世的枢机和主教们祈祷,并表明他们曾有一颗“牧灵、怜悯和谦卑的心,因为他们生命的意义是上主”。(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这就引出第二条道路,即“我们的生命之旅”,世人为与耶稣相遇、为进入“永生福乐”所走的那条路。“我们在人生中走的是哪条路呢?那条耶稣自我奉献的路,或是自私自利的路?
王安云老人为堂口的福传不仅献出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周围的人也十分慷慨,倾注爱心。
所以说,物质应以正当地服务人为限,一旦物质充当了被人占有这样的角色之时,我们便应重新审视物质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了。因为,当物质被人占有的时候,人也将被物质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