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平神父邀请大家向主教墓地三鞠躬,结束了主教十周年的礼仪。各地来的教友一同前往主教墓地祈祷。
今天,教会的牧灵工作做很多好事:例如讲授要理、在礼仪中服务、对病人行爱德等等。但还须在一件事上下功夫,尤其对司铎而言,那就是聆听的使命!‘可是神父,我都听烦了,都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事。
跟着大姐来到教堂后,弥撒礼仪也都是从头学起。
主教、神父与修女们合影银川堂唱经班和徐合庄等堂口的教友们参加了礼仪。又讯天高云淡秋意浓,灵修生活日益深。
朱又可老师为通讯员们解读他自己的作品《十八张椅子》的采访经历,不仅让大家欣赏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还以他的专业知识让大家学会了采访技巧和场景写作方法;而摄影老师王文瑞先生针对教会各种礼仪活动图片的拍摄,对光影的应用
’我们在前天本周二的礼仪中省思了天主来探访我们的3个时刻:祂纠正我们的错误、与我们交谈以及让我们邀请祂来我们家里做客。
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记述了圣母往见依撒伯尔的事迹(路一39-48)。依撒伯尔向玛利亚高声喊说:那信了由上主传於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45节)。
最近两天,我们藉着教会礼仪省思洗者若翰的形象,他在福音中以见证者的身份出现。当天的《若望福音》继续阐明这个主题。
圣诞期过後,教会礼仪进入常年期。圣诞期的焦点在於耶稣,在常年期耶稣仍然是基督徒生活的中心。祂是天父圣言的第一和最後一句话,是宇宙的主、世界的救主,除祂以外,再没有另一位。
当天的礼仪邀请我们省思自己如何向上主回应「我在这里」。「我是像亚当,躲起来不回应呢?或是,当上主召叫我时,我非但不回应『我在这里,祢要我做什麽』,反而拔腿就跑,如同约纳那样不肯承行上主对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