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肋良皇帝颁布仇教的诏令后,包括教宗在内的许多基督徒被杀害,老楞佐受了长时间烤烧的惨刑,死于二五八年。老楞佐的牺牲,标志着罗马异教的灭亡,从那一天起,罗马的势力江河日下,直至其完全消灭。
教宗回忆说,该修会创始人圣若瑟·马雷洛(GiuseppeMarello)留给追随者的使命表现出你们特有的神恩,在生活和使徒服务中重现纳匝肋人若瑟所活出的服务精神。
在本主日的第一篇读经中,耶肋米亚先知邀请那些遭受流亡之苦、面临失去身份危险的子民保持希望。教宗表明,我们也面临世俗化、失去身份,甚至在基督徒生活方式上有‘异教化’的危险。
天啊,您那肋旁被长矛刺透的伤口,还在滴滴流血,再往下看还有您的双足……啊!亲爱的主,您为了我们罪人全身伤痕累累,您屈尊就卑甘愿牺牲,正是您如此的大爱才唤醒了我们这些沉沦的罪人。
这片绿色更让我想起主耶稣那美好的足迹,是他走遍加里肋亚海,走遍各城各乡,把和好、和平的福音带给了苦难中的人们。这一片飘落的树叶,让我回味希望的使命。“你们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
这座朝圣地意义重大,它与家、家庭、纳匝肋圣家遗址,以及第一个家庭教会,息息相关。因此,它将每个家庭、每个家庭教会与普世教会这个大家庭联系起来。
教宗回忆起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雅典纳格拉(Atenagora)赠送给保禄六世的礼物:“一幅绘著圣伯多禄与圣安德肋宗徒拥抱的圣像画,他们在信仰和同一主爱中的联合。”
在圣伯多禄广场举行圣诞树亮灯和圣诞马槽揭幕的仪式时,广场一侧的一组以纳匝肋圣家为核心的群雕也被照亮。这组铜制群雕呈现的是站在一艘船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时期的移民和难民。
年已古稀的厄肋阿匝尔是一个美好的见证,“有人劝他假装吃献给外邦人神明的祭肉,如此就可保住自己的性命”。但这个敬畏天主的人答道:“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决不宜作伪。”
教宗最后强调:“诞生在白冷的婴儿和走在加里肋亚路上、并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的生命赐给我们、而在升天后又继续借着他的圣神的力量领导教会的耶稣是同一个人。这就是我们基督信仰的美妙和伟大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