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环境中看到这危机,在人的问题上更可看出。人类陷入危险,这点肯定无疑;今日人类处在危险中,因此迫切需要合乎人性的生态!
(宗11:26)门徒不同于学生,学生从老师手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学成了便自立门户;门徒不仅仅学习师傅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师傅的作风、品质、精神和生命,一辈子都与师傅形影不离,是师傅忠实的传承人。
教宗接着表示:「这种分歧在今天仍持续发生:当人们以为生活就是追求功成名就,追求物质和经济上的享受时,便不再按照天主的意愿,只凭人的意愿行事。
不是地方使人成圣,而是人使地方成了圣的。圣堂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较佳的、宁静的、有着视觉直观的上主无所不在的环境。祝圣礼只是为了突出和表达这地方的特殊用途。
我们都参与了天主拯救人类的伟大计划:尽管人类多次背叛,天主仍给人希望,为人开放亲近祂的升华之道;重认福音是帮助人,包括人所有的劳苦、喜悦和希望,与天主相遇的途径。
我们都参与了天主拯救人类的伟大计划:尽管人类多次背叛,天主仍给人希望,为人开放亲近祂的升华之道;重认福音是帮助人,包括人所有的劳苦、喜悦和希望,与天主相遇的途径。
其中包括,缺乏信仰、总和人比较、不懂得施舍等。吕宁思总共总结了十五条原因,第一、缺乏信仰。第二、总是和别人比较。第三、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第四、不懂得施舍。第五、不知足。第六、对未来焦虑。
《智慧书》在此强调,这种思想必须通过基督教神学才能取得深入的发展:得救者的小小团体的救赎是由用木头建成的方舟给予保证的,当洪水淹没世界时,仍是智慧指引义人,借助贱价的木材,拯救了世界。
接着,他提醒人要警惕那种将好教会,贫穷和为穷人的教会与宣讲真理的教会对立的观点。他说:教宗向我们谈及贫穷的整体观。基督对贫穷的选择提示我们,贫穷有其积极一面。
教宗解释说:“宗教自由来自人特有的尊严,人是大地上唯一有能力与他的创造者建立自由和有意识的关系的受造物。大公会议说:‘所有的人既然都有人格,也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